鍾離問道:“先生的意思是說這件事無論如何我都沒辦法左右它的發展了?”
宋濂沉吟了一下,說道:“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的確如此。如果你現在無事,你即便是親自去大都一趟,恐怕結果也是一樣的。”
鍾離問道:“這麼說來,先生對吳先生這件事也不看好嗎?”
宋濂說道;“主要是時機不對啊!”
鍾離恨聲說道;“我應該提前告訴吳先生一聲才是。”
宋濂說道:“告訴吳先生什麼?提前告訴吳先生你要去高麗,恐怕和吳先生的關係會被大禧宗湮院的人偵查到,讓吳先生早做安排?”
鍾離說道:“是啊,難道不可以嗎?”
宋濂答道:“你不覺得你這屬於馬後炮了嗎?事後諸葛亮誰都會!如果你這麼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你就是過於自私和逃避了。”
鍾離驚訝道:“我自私?我逃避?”
宋濂鄭重的點了點頭,說道:“是的,既然今日我獨自留下你,就是想把你內心的結給你徹底解開;開始聽你說的還只是對吳先生的愧疚,但越到後來越發現你的想法太想當然和太自我了。我前面說過,吳先生走這條路是為了他自己嗎?他自己不知道將來有一天可能會出問題嗎?或者說當初你刺殺梅子山的時候,你躲在吳先生的宅子裡,你就不擔心被大禧宗湮院的人查出來,讓吳先生陷入危機之中嗎?為什麼現在因為你高麗之行的事情,讓你如此耿耿於懷?”
鍾離被宋濂一方說的啞口無言,對呀,如果吳先生顧忌自己的安危,當初就不會讓他藏身小院;如果吳先生顧忌自己的安危就不會在大都見他;如果吳先生顧忌自己的安危,就不會幫著鍾離,為他在大都方便行事而為鍾離鋪路,吳先生所作的種種從來考慮的不是自己,而現在我鍾離卻因為過於注意自己的感受,造成情緒上的失措,這多虧是現在還沒什麼大事發生,如果真有的話,說不定真如宋先生所言會鑄成大錯。
想念至此,鍾離豁然開朗,站起身來,躬身對宋濂施禮道:“小子鍾離,謝過先生教誨!”
宋濂點頭微笑道:“想明白了?”
鍾離答道:“想明白了。”
宋濂說道:“想明白了就好,想明白了就想想張士誠和糧食的事情。對於張士誠,你不能什麼都要說給他,你要想到一旦他舉兵起事,將來可能和朱元璋打對對碰,到時候你夾在他們兩人中間不好做人。”
鍾離說道:“先生,這樣做好嗎?張大哥對我很是不錯。”
宋濂答道:“沒說張士誠對你不好,何況你運糧、運送的兵器都用到張士誠,要是沒有一定的交情,張士誠也不會冒險這樣做。只是人是個利益群體,很多時候站在中間不等於就是對的。假如等到有一天,朱元璋和張士誠發生利益衝突的時候,你又如何自處,幫誰另一方都會和你交惡。人吶,一旦有了利益衝突,情分就變得淡了。”
鍾離點頭答應,說道:“先生放心,我會把握分寸的。只是現在張大哥回來就讓他幫著運糧,在官面上可說的過去?別有什麼為難之處,強加到張大哥身上就不好了。”
宋濂想了想,說道:“按照剛才一起分析的,眼下張士誠這邊還沒什麼事情;按照克揚所說的,朝廷的特使現在最多剛到高麗,調查的時間,出結論的時間,把訊息遞送到大都的時間加起來,沒有兩三個月是不可能的。對於張士誠來說時間足夠用了,至於想你剛才提到的問題,你可以直接到時候問問張士誠,這樣反而可以得到更準確的資訊,實在有困難,再說解決辦法就是,關鍵就是把握住整體的時間節點就好。”
鍾離點頭答應,宋濂繼續說道:“這幾日就先住在我家裡,外面的客棧就不要去了,以免發生什麼不必要的麻煩。”
鍾離這時也不再客氣了,如果堅持住在外面一旦再影響到宋濂,那真的是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