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青花瓷器,從胎、釉、紋飾,再到底足款識,如果全部掌握,那也就可以開始製作。
而要彷制一件古代工藝品,就必須要了解古代這種瓷器的特徵。
這一切,陳文哲已經全部掌握。
所以,從唐代青花,再到宋代、元代,知道明清,所有青花瓷,陳文哲現在都可以彷制。
其中對他最重要的,就是麻倉土。
當然,就算明代中期之後的青花,使用了高嶺土,也是使用的最高品質的高嶺土。
現在陳文哲的工廠裡面都不缺,而且因為他研究出來了現代合成古代瓷器效果的胎土,李金鯉還特意建立了一家泥廠。
現在可以說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現在的東風是什麼呢?就是一整條系列生產線。
做黃釉瓷器的,從古到今,全部有人彷制。
做藍釉瓷器的,也有人開線,開始根據陳文哲提供的資料開始聯絡。
做紅釉的,做青釉瓷器的,做綠釉瓷器的,做黑釉、彩釉等等瓷器的,都有專線開始製作。
而陳文哲現在做的是青花瓷,既然做青花瓷,自然是挑選最好的國寶級青花瓷來彷制。
青花瓷,無論是一件器皿,或是作一首歌,都是意境深遠的人生寫意和山水潑墨,濃澹相宜。
這樣的青花瓷,就算是隨隨便便做一件盤子,只要你功夫深,做出來的也是珍品。
比如,一件直徑超過四十厘米的青花花鳥紋承盤。
再比如青花蓮花紋碗,還有白底青花玉壺春瓶!
青花瓷器的出現,是我國瓷器史上從白瓷向彩瓷發展階段中的一個重要標誌。
它是釉下彩最成功的代表,是我國最負盛名的“國瓷”。
青花瓷,根據釉料含氧化鈷的鑽礦不同,在高溫下燒製成不同的釉下彩瓷器。
鈷料配置的好,燒成以後呈藍色。
原始青花瓷始創於唐代,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在元代景鎮的湖田窯。
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時發展到了頂峰。
所有的陶瓷體系,都是各領風騷。
現在所有人彷制青花,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元代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