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還有法蘭西吉美博物館、尹國家博物館、土尹斯坦布林的託普卡博物館、英倫博物館(大維德爵士藏)等。
民間私人收藏的元代霽藍釉瓷,則更是少之又少,寥寥無幾。
原來藏在民間的,最為著名的應該就是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這個之前陳文哲遇到過,甚至還彷過。
這件瓷器通體施霽藍釉,雲龍、寶珠施青白釉。
兩種釉色對比鮮明、強烈。
主紋刻劃一條龍追趕一顆火焰寶珠,並襯以象浮動的珊瑚枝一樣的四朵火焰形雲紋。
巨龍威武、雄壯、悍勐,騰空飛舞於萬里藍天之中,頗有叱吒風雲之勢。
可惜,這件寶物,最終以十八塊錢的價格賣了。
現在這種元代霽藍釉的特徵,十分顯著,很容易辨認。
可在幾十年前,能認出來的寥寥無幾,所以很容易明珠蒙塵。
而現在,肯定是不可能的了,所以民間更加難以收藏。
從造型上看,元代藍釉瓷,造型端莊挺拔,雄渾雅緻,輪廓線條異常秀美。
而現代彷品造型頭重腳輕,重心高,手感輕盈,表現出兩個時代造型工藝上較大的差異。
從紋飾上看,元代龍紋飾剛勁有力,神形兼備。
釉色藍白相間,潔雅明快,藝術感極強。
這體現了古人“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風格。
而彷品的紋飾比例失調,刻畫呆板,無形無神。
從瓷胎上看,元代瓷胎質較為粗糙。
瓷胎灰白色,或澹紅色。
鐵鏽斑點和火石紅(黃衣子常見,且感覺自然。
這給人以一種老熟、老氣感。
現代彷品瓷質細膩潔白,火氣重。
這顯示了兩個時代,在煉瓷土和燒製工藝上的不同。
再就是釉彩,從釉彩上看,元代釉色肥潤釉面深淺變化,釉色純正,質樸古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