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陳文哲看到的仿傳國玉璽就出來了。
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居然讓劉備仿製了一件傳國玉璽。
其實想想也知道,三國時期,誰又不想成為正統皇帝?
特別是劉備,他還號稱皇叔呢,如果這樣還不算正統,那誰才算?
可以說,劉備墓能夠儲存到現在,絕對是沾了諸葛亮的光。
盜墓賊不怕死,可以拼命進入。
那麼一些考古專家呢?一方面他們不敢破壞古墓,另外一方面,就算找出來再多的寶貝,也不是他們的啊!
為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進入惠陵拼命,顯然是不可能的。
這不是說誰的人品低,而是人性使然。
不管是誰,遇到這種情況,都會選擇保護自身。
既然貿然進入惠陵,則很有可能會遇到難以預料的生命危險,那誰還會進去拼命?
正是因為無法到惠陵當中一探究竟,有關劉備之墓的鑄造方式及陪葬品數量,始終是考古界內的未解之謎。
當然,在我國考古事業發展的程序中,始終遵循著保護至上的原則。
倘若惠陵未遭破壞,就無發掘必要,就不會有人輕易將其挖出以作研究。
儘管如此,有關惠陵的探索並未終止。
透過一些現代技術的幫助,現在已經能夠對惠陵內部的機關,進行初步探索。
也許當技術發展到一定高度後,惠陵內部的機關奧秘終將會顯露於世。
透過對劉備之墓惠陵進行分析可知,在我國古代墓葬文化發展程序中,受盜墓賊的影響,無數權貴之人想出許多防止誤葬被盜的方法。
雖他們並無現代科技作為技術支援,但過人的智慧使得其所設下的機關縝密無比。
時至今日,惠陵的秘密仍然未被成功揭露。
相同的,跟劉備關係很大的關羽墓,也不是誰都可以輕易盜掘的。
都知道關羽是一名大將,是歷史長河中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