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修舊如舊,妙手回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修舊如舊,妙手回春 (1 / 3)

陳文哲現在要想複製海昏侯墓中的漆器,自然就不能不研究其內出土的各種器型,特別是紋飾。

不懂的這些紋飾,根本就不可能仿製成功。

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陳文哲還學到了一些小技術,比如木器脫水、修復技術。

因為在博物館裡展出的漆木器,都是經過這些年輕人的手修復出來的。

修復工作最為繁複,第一步是乾燥。

就把文物整體定型後,還要把漆皮和殘塊粘上去。

這種工作起步時,覺得“什麼都難”,但透過學習,經歷了幾年的實踐後,就會逐漸找到了感覺。

只不過,不敢學習什麼技術,都必須要有興趣愛好支撐。

要不然長時間工作,只會感覺枯燥乏味。

只要喜歡,才能全身心專注於一件件亟待修復的漆木器上。

或測量記錄,或翻模,或將漆木器小心翼翼地與模具貼合定型。

每個步驟都需要很長時間,經常不知不覺就做了一天。

從事文物修復工作,需要耐得住寂寞。

所以選擇職業,最主要的還是要喜歡。

始於熱愛,成於堅持。

在文保工作者們的“妙手回春”下,文物從殘骸碎片,到器型、尺寸逐漸恢復。

從氧化黯淡,到“修舊如舊”重煥光彩,這其中,不僅是延長文物壽命,更是透過文物讓歷史“復活”。

海昏侯墓中總共出土珍貴文物一萬餘件,其中包括大量精美的漆木器。

這些漆器,足夠陳文哲學習製作一段時間了。

這批漆木器製作工藝精湛,種類繁多,數量巨大。

從2016年6月開始,就對西漢海昏侯墓出土漆木器開展了為期一年的統計、整理與分類工作。

此次整理工作共涉及海昏侯墓出土漆木器2000餘件,其中較為完好、能辨識器形者1100餘件。

其餘多為漆木器殘件,或漆皮殘塊。

研究漆器首先要知道材料和製作技術,也就是胎質與製法。

既然是漆器,首先就是木胎。

木胎依據製法可分為斫制、旋制、卷制三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