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富麗堂皇者,為御用之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富麗堂皇者,為御用之器 (2 / 3)

但經仔細觀察之後,我們會發現四爪的一隻原為五爪,去掉一爪後,重新雕刻龍身。

而三隻五爪中,皆有一指斷開,似乎最早同屬五爪,指掌相連,之後經歷了去掉一爪後重新補做的過程。

箇中緣由耐人尋味,今後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

《明太祖實錄》記載,洪武三年“詔中書省,申禁官民器服不得用黃色為飾,及彩畫古先帝王、后妃、聖賢人物故事、日、月、龍、鳳、獅子、麒麟、犀、象之形,如舊有者,限百日內毀之”。

由此可見,這件雕飾龍紋的漆盒,在當時只能供皇帝賞玩或使用。

一般剔紅盒有蔗段、蒸餅、三撞等式。

蔗段人物為上,蒸餅花草為次。

盤有圓、方、八角、絛環、四角、牡丹瓣式。

匣有長、方、二撞、三撞式。

其法,朱漆三十六次,鏤以細錦,底漆黑光,針刻大明永樂年制。

比元時張成、楊茂劍環香草之式,似為過之。

這簡要描述了明永樂果園廠所制漆器的胎質、器型、種類及落款方式。

現在看到的大量的傳世水樂漆器的落款方式,與高氏記錄的完全一致。

永樂漆器的落款方式,沿襲了元代私人刻款的方法。

元代髹漆藝人張成、楊茂在其作品的底部,往往用針劃“張成造”或“楊茂造”三字款。

永樂款也採用了這種方法,一般在器底內緣處用針劃“大明永樂年制”直行款。

刻痕細淺,筆道纖細,字型秀氣,似行書,略欠工整。

永樂款的位置,大部分在器底內緣的左側,極少數在器底內緣的右側。

明剔紅雲龍紋圓盒,就採用了在器底內緣處用針劃“大明永樂年制”直行款的方法。

刻痕細淺,筆道纖細,字型秀氣,似行書,略欠工整。

永樂款的位置大部分在器底內緣的左側,極少數在器底內緣的右側。

明代官造漆器中署有明確的紀年款識,為準確地鑑別漆器的具體年代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