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官窯中的官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官窯中的官窯 (1 / 3)

乾隆年“萬花不露地葫蘆瓶”瓶身花卉繁密,滿布器身,一覽風華。

所謂“萬花不露地”是指,在瓷器中心部位,繪出牡丹等大朵紋樣。

並在周圍以菊花、茶花、月季、荷花、百合、牽牛花等小花作為陪襯。

令整個畫面覆蓋整個瓷器之上,使其不露出“空白地兒”的畫法。

所繪之花當然沒有萬朵之多,但勝在繁密細緻、五彩繽紛,又有精細輔紋,又有“錦上添花”的美稱。

更有“萬花獻瑞,盛世昇平”的美好寓意。

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中說:“瓷器滿畫花朵種種,色色形狀不一者謂之萬花,以黑地者為最貴,即白地者亦可珍。花之形狀大小偏反,各盡其致。”

很顯然,萬花類的瓷器,還是黑地瓷器最貴。

而在其中,比黑地更為珍貴的是“琺琅彩金地萬花茶器”。

萬花不露地,珍貴琺琅彩!

據清宮檔案記載,“萬花不露地”,是專為帝王賞花應景所用的瓷器。

所以較清代其它官窯相比,工藝更為講究。

採用代表了清乾隆年藝術巔峰——琺琅彩技藝。

這種技藝從創燒到衰落,都由皇家壟斷,幾乎不外傳,被譽為“官窯中的官窯”。

其造價高,用料貴,在當時是身份的象徵。

甚至因為製作起來極其費工,乾隆以後就銷聲匿跡了。

皇室御用琺琅彩瓷器,留存下來的極為少見。

大部分都在博物館中收藏,普通人想見上一面都很難,遑論擁有。

此種瓷器皆延續了傳統琺琅彩技藝,以“萬花不露地”的綺麗華貴,盡顯御金寶相,尊貴氣質。

線條、底色皆用金線勾勒,金光燦燦,富麗堂皇,盡顯雍容華貴。

琺琅彩用色迤邐清雅,粉潤清新,顏色過渡自然。

更難得的是這種工藝做出來的琺琅彩,層次豐富,百花盛開,爭奇鬥豔。

花朵與枝葉相互穿插,各盡其妍,使人彷彿置身萬花叢中,目不暇接。

整體紋飾看似繁縟,實則章法構圖皆有跡可循,極盡工巧之能事。

這種等級的瓷器,很顯然是離不開數十年載積累的紮實功底。

一筆一畫穩紮穩打,線條虛實有度,用平靜的工匠之心,繪製曼妙自然的花瓣線條。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