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抹刷描畫拓,噴點磨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抹刷描畫拓,噴點磨蹭 (1 / 3)

打料銅器是利用銅的延展性,經過打、拋、收、悶、鏨、組焊等工藝而成器,在修復技術上也是一樣。

再就是拓樣,青銅器缺塊了,先用紙託在缺塊的裡面(後面)畫上缺塊的形狀大小紙樣。

在把紙樣貼在厚薄與原器相仿的紫銅板上,用鋼鏨切割下來。

在這個過程當中,還要用到鈑金工藝。

拓樣銅板,經過打、拋、收等工藝處理成為一個定形的補塊。

打,是利用平錘將一塊銅板打薄,以達到合適的厚度;

拋,是將切割下來的平面銅板補塊,用圓頭凸面錘打出鼓形,以符合原器物的形狀要求;

如果拋得太鼓了,也可以在圓頭鐵棍拐砧子上收,一拋一收以使適合原器形要求為止。

這些是在青銅器製作工藝之上沒有的,而一些表面紋飾,或者製作紋飾的工藝,經過漫長的時間,肯定要受損。

比如使用鏨花工藝製作的紋飾,如果受損了,肯定還要用原工藝補齊。

鏨花是一種用鋼鏨在銅板上,雕刻花紋的技術。

當然,在這裡肯定不止是因為製作工藝需要鏨花。

古代青銅器上多有紋飾,有的還有銘文。

對於破殘青銅器的缺塊補配,僅僅鑲上花面銅板還不理想。

還應該雕刻出同原件風格統一的紋飾、銘文,這就要鏨花。

鏨花工藝除了要掌握雕刻技術外,重要的是要熟悉和掌握古代各個不同時期銅器紋飾的風格。

同時還必須會根據花紋的深淺、寬窄、變化形式。

自己打製各種直刃、彎刃、鏟、溝、平、踩、挑、抹、眼等鋼鏨。

兩隻手,一把錘,加上幾根鋼鏨,要刻出多種多樣的流暢的花紋,這是一門技術。

鏨花的過程跟製作銅器是不同的,修復銅器鏨花是先在素面銅板的補塊上,根據原來的紋樣,將需要補雕的花紋延續描繪出來。

然後用鏨花膠,將要鏨花的補塊,或成件在膠板上粘結實;

如果是瓶、壺等中空器物,鏨花就可以在器內灌滿膠。

等膠冷卻變硬,就可以用鏨子鏨刻紋飾了。

紋飾雕刻後稜角、邊沿都較鋒利,必須磨光,最後用磨炭蹭圓滑。

完成後加熱,取出鏨花膠,一個青銅器的補塊就完成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