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鬼斧神工之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鬼斧神工之作 (1 / 3)

這件青釉提樑倒注瓷壺,一經面世,就引起了文物專家的高度關注。

古陶瓷專家們發現,此壺表面潤澤有光,壺呈圓形,有蓋卻不能開啟,不知道從何處注水。

它極為精美,全身凋刻有花紋,造型生動,頗具立體感。

面對這樣一件讓人疑惑不解的壺狀器物,專家們也只能稱之為“魔壺”。

隨著進一步的鑑定,專家們解開了不少謎團。

從陶瓷工藝的角度判斷,“魔壺”胎體堅固,質地細膩,釉色澹青泛灰白。

它整體造型豐滿華貴,應為五代耀州窯瓷器中罕見的珍品。

因為耀州窯從唐代開始燒造青瓷,五代時期受到南方越窯的影響。

耀州窯主燒青瓷,且青瓷質量比唐代明顯提高,五代時期是耀州窯青瓷的成熟期。

而在成熟期生產的這件瓷器,自然是頂級之作。

這件青釉提樑倒注瓷壺,用不同的紋飾,如鳳凰、牡丹表現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從而反映了一個文化繁榮發展、人民生活安定的時代。

“魔壺”將新穎別緻的器型、犀利清晰的紋飾、青翠欲滴的青釉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猶如鬼斧神工之作。

不過,與其無與倫比的藝術價值相比,“魔壺”更吸引人的是壺內巧奪天工的設計。

當時的專家們,驚歎於其精美外表之餘,急切地想進一步瞭解,這個外形像壺的精美器物。

專家們發現,壺蓋與壺身設計製作為一體,根本無法開啟。

他們僅發現在壺的底座,有一個除壺嘴外唯一能進入壺內部的通道——五瓣梅花孔。

於是,他們試著將水,從底部的梅花孔注入壺內。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將壺身正過來以後,水竟然不會從壺底的梅花孔漏出。

將壺身輕輕傾斜,水就能正常地從壺嘴緩緩流出。

經實際測試,該壺可盛水910毫升。

為了解秘這件神奇的“魔壺”,專家們藉助現代科技手段,對“魔壺”進行了x光“透視”。

透過檢視“魔壺”的剖面圖,大家看到壺裡面有兩個導管,並以此判斷出此壺實際上是一件倒流壺。

倒流壺是一種可以把液體從壺底注入,並從壺嘴正常倒出的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