窖藏的主要集中地,也多為當年的主戰場或元軍進軍路線。
也就是說,這些窖藏很可能是當時人們在紛飛的戰火中,為自己未來重返故土,埋下的一點種子。
遺憾的是,這些器物的主人,應當是再也沒能回到故鄉。
其中最著名的應該是董府窖藏,也就是一戶姓董的人家遺留下來的窖藏。
時間回到南宋端平末年,川都府路彭州城裡的大戶人家董府,聽說蒙古人已經攻破劍州(今劍閣)打了進來。
他們料定成都遲早會淪陷,於是,他們決定把府上日常使用的金銀器掩埋起來,等著戰亂過後再取出來。
果不其然,同年9月,蒙古軍僅用一個多月就攻入成都城。
他們一路掃蕩,生靈塗炭。
而董府之人離開之後,縱然戰事早已平定,董府的人們卻再也沒有回來。
或許,他們一家老小都在戰火中慘遭殺害,又或許他們已經踏上了逃亡之路,卻再也沒有機會返回故土。
具體情況,我們已經不得而知。
而
這批閃亮的寶貝,在黑暗的地下,一埋就是將近800年,再也沒能回到董宅熱鬧的餐桌上。
一直到1993年的冬天,川省彭州市進行商業區改造,才無意間開啟了這座寶藏的大門。
350多件金銀器藏身其中,刻有銘文的有250餘件,其中“董”“董宅”“隴西郡董宅”反覆出現。
這也成為現在推測金銀器主人的重要線索。
這次意外發現的成果,也就是彭州金銀器窖藏,被譽為“天下金銀第一窖”。
這一批彭州金銀器,代表了宋代金銀器的最高水平。
對這批彭州宋代金銀器窖藏的評價,可真心不低。
就算是到現在,也
不要小看這句話的分量。
要知道,宋代時期的金銀器,已經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們不再是王孫貴族的專屬,也走入了平民百姓的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