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知道,紫口鐵足是因為官瓷的胎泥含鐵量比較多。
這種泥胎在還原氣氛之後,就會還原成含鐵的成分。
因此足部呈現鐵褐色,稱為“鐵足”。
而官瓷的開片,是龜背片,是大開片紋。
這不像哥瓷釉那麼碎,也不像汝瓷釉那麼薄趙氏官瓷珍似孤。
色自粉清珉火氣,尤如鱔血裂冰膚……這就是南宋官窯的開片技術!
最後官瓷溫潤如玉,薄胎厚釉,追求玉質感,這也是官瓷的特色。
知道了官瓷的這些特徵,那麼官瓷的工藝和其他瓷的工藝有什麼不同?
第一,從原料上來說,官瓷原料全部採用開封周邊的原礦料。
開封最多的瓷土,是陳留的白堊土。
有歷史記載,它是中國四大瓷土之一。
南河的瓷土資源非常豐富,譬如禹州、汝州、南陽、商丘、博愛都有瓷土資源。
但是隻有用開封本地的瓷土,才能燒出來北宋官瓷,這是不容置疑的。
第二,是北宋官瓷的原料非常講究,以玉石瑪瑙入料,玉石為泥。
只有加入這種貴重原材料,才能燒出有玉質感的瓷器。
北宋之前,國家的禮器以青銅器為主。
北宋時期,由於宋徽宗喜歡文房四寶,喜歡書畫。
所以官瓷造型,多與文房四寶、書畫相關。
官瓷除了彷傳統青銅器造型之外,增加了博古類等擺件,深得文人的喜好。
宋代的官瓷不凋不琢、不圖不繪,不鑲不嵌,追求厚重、古樸、簡約的風格。
所以,瑪瑙入釉就顯得格外重要。
第四,官瓷的釉色,追求粉青。
宋徽宗信奉道教的理念,天人合一,大道至簡,與我國傳統文化相一致。
而粉青代表生命的色彩,所以在官窯瓷之上得到了發展。
第五,官瓷的釉色追求玉質感,除了原材料之外,還與燒製有關。
在施釉上,追求薄胎厚釉,但上釉越多、越厚,就會增加燒製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