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元人更會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元人更會玩 (1 / 3)

這件明代彷官窯的三聯瓶,高24厘米,口徑7厘米,足徑8.5厘米。

它通體施彷官釉,釉色灰青,口沿及底足皆施醬色釉。

器身由三個相同小筒瓶粘連一體,造型新穎,屬於明代始創器型。

當然,這裡說的只是三聯筒瓶。

這種連體的三隻瓶子組合,並不是明代就出現的,在宋代就有。

這種器型最出名的應該是收藏於江浙省博物館的一件南宋瓷器。

那是誕生在麗水龍泉窯的青瓷三聯大吉瓶,它之所以出名,完全是因為嚴格來說,它確實是殘次品。

那麼,什麼是三聯瓶?什麼又是大吉瓶?

三聯顧名思義,就是三件連線在一起,組合成一體的瓷器。

而大吉瓶,是宋代最流行的一種瓷瓶樣式

大吉瓶,不僅流行於宋朝,還是江浙的代表作。

而麗水龍泉窯的大吉瓶,更是赫赫有名。

這種瓶子因為從側面看上去像一個“吉”字,所以被叫做“大吉瓶”。

800年前的一天,估計是燒造它的工匠想摸魚,圖方便,就把三件大吉瓶放在了同一個匣缽裡燒。

結果燒的時候出了意外,中間的瓷瓶哎呀一滑,就滑出了這件獨一無二的三聯瓶。

一次意外,造就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三聯大吉瓶。

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工匠沒有打碎這件殘次品,反而留了下來。

這件800年前的三聯瓶,就因為中間一件大吉瓶的摔倒,形成了一件獨特的瓷器,這也許就是殘缺美?

不在特意彷制琮式瓶,陳文哲開始肆意揮灑他的想象力。

所以他接著彷了一件爐子,這是一件清宮舊藏。

這一件彷官釉雙耳三足爐,高10.5厘米,口徑11.5厘米,足距7.5厘米。

爐呈鬲式,唇口,口上對稱置兩環耳,圓腹。

旗下承三隻乳狀足,爐內有六個支燒釘痕,爐底有三個支燒釘痕。

此爐造型古樸,釉色及釉面開片紋頗似宋官窯瓷器。

但宋官窯瓷器無此造型,堪稱明代彷官釉瓷器中的佳品。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