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三彩可是瓷器中的大類,特別是在清代民國之時,這種瓷器的燒製達到鼎盛。
能夠繁盛一時,就足以說明這種瓷器的價值。
其他不說,只是說顏色,就很不簡單。
古人云:黑白等地而繪綠黃紫三色花者,謂之素三彩。
以黑地為最貴,亦有淺黃、淺綠等地而花則黃綠較深者。
亦有間露白地者,茄紫為地殆稍罕見,有則花僅綠黃二色耳,殆合地統計為三色也。
綠套綠、黃套黃,於淺深中分先後,故有實四五彩而亦稱素三彩者。
西人嗜此聲價極高,一瓶之值輒及萬金,以怪獸最為奇特,人物次之,若花鳥價亦不貲也。
此上種種就可以知道,素三彩的顏色之豐富。
也可以看出,素三彩為什麼清代燒製的比較多,主要還是價格貴。
特別是作為一種受外國人喜歡的瓷器,還能賣出高價,國內自然是大燒特燒。
就像是素三彩交趾香合,就以滿清康熙一朝最為出名。
也就是說,康熙時期的素三彩器,極富盛名。
這一時期,對於成化、正德三彩和嘉靖、萬曆色地重疊工藝多有繼承。
但又發明素胎上刻劃出紋飾輪線,繪以圖畫,塗以釉彩。
其工藝標新立異,品種豐富多樣,質樸雅潔。
釉色就更不用說了,有黃色地、紫色地、米色地、虎皮釉等反覆交替使用的素三彩器。
這些素三彩器,變化莫測而頗具匠心。
好東西誰都喜歡,但是此時陳文哲眼前的知識一大堆碎瓷片。
由於熟悉各種器型,這裡也有著足夠的瓷片,陳文哲就打算試著修復一下。
挑選了一臺潛航器帶來的瓷片,從中拼拼湊湊,他十分輕易的就拼湊出一隻小碗。
畢竟是同一片海域打撈上來的,而且碎的不算厲害,所以並不難拼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