琺琅彩瓷的燒製,受到朝廷的嚴格控制,使琺琅彩瓷成為清代最珍貴的瓷器品種。
佳士得香港為《康熙琺琅彩千葉蓮盌》單設了一場拍賣,隆重呈拍這件極為珍罕的巔峰之作。
經過激烈競價,最終以8720萬港元成交。
那麼這隻琺琅彩瓷碗,到底有什麼樣的風采?
清康熙約61年,御製胭脂紅地琺琅彩千葉蓮紋碗出世,它直徑11厘米。
佳士得瓷器部專家表示,這一曠世難尋的清代琺琅彩盌,揭示出“東西方之間融會貫通的藝術創意”!
與這一琺琅彩千葉蓮盌的首次邂逅,令其激動無比,無法忘懷。
盌上色彩如此生動秀麗,是一場燃起激動火花的感官盛宴。
此盌曾由我國瓷器收藏界的傳奇名人、著名藝術藏家張宗憲珍藏!
盌底部藍料書方框“康熙御製”,可見此盌乃康熙年間所制。
那麼這件康熙琺琅彩千葉蓮盌,為什麼這麼貴?
瓷身彩繪琺琅,是清代皇室自有瓷器中最具特色的,也是釉上彩瓷中最精美的彩瓷。
精緻典雅的瓷器,充分發揮了它的優雅和典雅。
它集中體現了西風的魅力,描繪了王室身份的高貴和榮耀。
康熙琺琅彩瓷的地位,在中華瓷史上也很高。
瓷質人體彩繪琺琅,可以說是科技與藝術結合的巔峰。
繪畫與瓷器藝術的結合,在我國尚屬首次。
康熙王朝是琺琅彩瓷的創制和燒製王朝,它在琺琅顏料和瓷質人體彩繪方面,進行了創新,具有深遠的意義。
據清宮製作處的工作檔案記載,琺琅彩瓷自制作、燒製以來一直受到皇帝的重視,生產水平不斷提高。
因此,琺琅彩瓷是在皇帝的大力推動下,發展起來的一種宮廷藝術,所以才會創造了瓷器體彩繪畫的新高度。
琺琅彩瓷上的圖案更加生動、立體、如畫,代表了當時最高的工藝和審美水平。
大多數流傳下來的琺琅彩瓷,都藏在清宮裡,只歸皇帝所有,很少傳播到宮外。
直到民國初年紫禁城開放,外界才得以窺探琺琅顏色的真實面目,這立即成為收藏家欣賞的目標。
到現在,各大拍賣行琺琅彩繪,歷史拍賣記錄442件,總成交金額7億多元,平均價格167萬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