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通公司的展覽圖錄工133頁,記錄清代宮廷舊藏器物399件。
這些古物均屬存世相當稀少之稀世珍寶,都是研究清宮舊藏流散市場的重要資料。
通運公司19301940年的圖錄共有七冊,包括陶瓷、書畫、石雕等諸多方面。
而其中1964年圖錄內即含有“瓷母”之稱的乾隆各色釉大瓶,這成為通運公司曾經收藏這件“瓷母”的重要佐證。
所以最後很多專家一直認為,這件拍品,跟國內故宮那件是一對。
當然, 表述的是:它們有可能是一對,因為華夏燒造瓷器都喜歡燒製一對一對的,那麼可能就燒了好幾對。
但目前就留下了現在看到的這兩件,那麼以後還會不會再發現呢?
都說了嘛,有可能燒製了好幾對,這才是一些造假者牟利的基礎。
如果沒有這種可能, 像是武二他們弄出來的高仿,都賣給誰?
世界上就兩件, 今天又多出來了一件, 誰都知道是假的。
世事無絕對,也就是有著很多種可能,所以才會讓世界變得更加有意思。
陳文哲是其中的佼佼者,或者乾脆稱之為真正的專家。
所以他在看來,照片中的瓷母,跟故宮館藏的那件,估計是一對的。
因為從器形的觀點看來,美國“瓷母“的器形,是正確的。
另外透過繪畫的細膩程度,色釉的一種自然老舊的表現來看,也應該是可信的。
當然,這些都是陳文哲的廢話,要是不可信,不正確,它也沒法拍出一點五億的價格。
而這個價格還是在一四年,放到現在,價格還不知道要突破到什麼程度。
這就是傳承有序的重要性, 這也是為什麼古玩市場之中, 所有古玩店老闆,都很喜歡講故事的原因。
他們講的故事,就是編造出來的傳承。
也只有傳承有序的東西,才能賣出一個更好的價格。
就像陳文哲製作的這些高仿,他仿製的再好,就算達到亂真級,真要出現在市場之上,也要打上一個存疑。
為什麼?就算是所有人都不能鑑定出瑕疵、缺陷,也是一件存疑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