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名牌天字款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名牌天字款 (1 / 3)

像宣德寶石紅僧帽壺這樣子的壺,其實民間模仿得也很漂亮,但是,從來沒有人能夠仿製出那一身大紅色。

那可是真正具有寶石光澤的鮮豔的紅色,甚至比中華紅都要更上一層樓。

一般人雖然不能擁有古董級別的珍寶壺,但在家裡收藏一件贗品,擺在客廳、書房之中, 也是很漂亮的。

而陳文哲更進一步,他不滿意於民間做的那些次品,所以乾脆自己製作一件。

僧帽壺的器型本來就難以製作,加上純正的寶石紅釉,也不容易燒製。

特別是大紅、鮮豔,具有寶石光澤的寶石紅,就更加難以燒製。

這樣的瓷器, 他肯定要製作,可惜就只能製作一件。

因為一件僧帽壺, 只是接胎就很麻煩,更何況還需要好好設計。

幸虧是仿製,他只要按照圖片上的器型比例,複製一件就好。

而在這裡需要特別提一句,製作這種宣德寶石紅釉瓷器,鮮紅土也特別關鍵。

而鮮紅土的使用,其實是在永樂時期開始的。

所以在永樂朝,當時就有人點評“永樂、宣德年間內府燒造,迄今為貴。其時以棕眼甜白為常,以蘇麻離青為飾,以鮮紅為寶”。

從這裡可見,當時甜白為常見之物,鮮紅為罕見的寶物。

後世又稱永樂鮮紅,為寶石紅或寶燒紅。

因為紅釉為祭天的日壇所用祭器,所以又稱為祭紅。

據文獻記載,“祭紅,釉色以西紅寶石為末, 殷紅灼爍,寶光耀目。”

趙汝珍《古玩指南》稱“明之祭紅釉汁較厚,成一種木紋,有若尖峰重起又似迭浪,望之蔚然而深,名雞翅木紋”。

這個永樂紅釉瓷,是否使用了進口的紅色寶石不好說,但文獻中確實有明代後期“鮮紅土絕”的史料記載。

而到了嘉靖之後,紅釉幾乎就全部停燒了,原因就在於此。

那麼鮮紅土到底是一種什麼土呢?其實事實的真想很簡單。

這種鮮紅土,經過現代科學研究之後,認為應該就是一種天然的,可以直接燒製成功鮮紅釉的氧化銅礦物。

或許就是來自於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很多種東南亞盛產的寶石之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