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做薄胎瓷,宋代影青瓷也就不在話下了啊!”
觀賞著薄薄一層透明釉,整體好像透明,拿著輕若無物的一隻茶杯,陳文哲有點感慨。
這樣的瓷器,真的像是玉化了一樣,還帶著玻璃光澤, 加上其上青花、綠葉、紅花映襯,簡直美的不可方物!
“怪不得要做五彩和粉彩,相比青花的淡然,還是五彩繽紛的更加好看!”
陳文哲承認自己是個俗人,他雖然喜歡淡雅的青花,但是他更加喜歡精美的五彩, 絢麗的粉彩,還有奼紫嫣紅的鬥彩。
“一點點的做, 先仿宋代影青!”
早就接觸過宋影青瓷,但是陳文哲從來沒有仿製過。
影青瓷又稱映青瓷,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其前身是青白瓷。
其釉色青白淡雅,釉面明澈麗潔,胎質堅緻膩白,色澤溫潤如玉,所以歷史上有“假玉器”之稱。
當時的影青瓷,絕大部分為薄剔而成的透明飛鳳等花紋。
這些花紋由技藝高超的陶瓷藝人,在坯體上刻制之後,以透明青釉,以高溫燒製而成。
從此可以看出,宋代影青瓷主要追求兩種極致,也就是薄如紙和白如玉。
當然,宋影青是一種青白瓷,也可以說是青瓷。
它的釉色介於青白之間,青中帶白、白中閃青。
加之瓷胎極薄, 所刻劃的花紋迎光照之內外皆可映見,因此被稱為“影青”,而不是“白玉”,但是玉化卻是所有瓷器的終極追求。
而“影青”的釉色,主要分為兩類。
一是白中閃淡青色,厚處閃深綠色,瑩潤精細,晶亮透徹。
所以前人把它稱為“假玉器”,有晶瑩如玉的美稱;
二是淡青閃黃,這種釉色的“影青”瓷最為大量。
另外,“影青”釉中,還有一種在器物周身加繪褐色的彩種,人們稱為“點彩”。
宋時點彩位置隨便、自然,面積往往較小,彩色有非常明顯的濃淡區別,中心處最濃,呈鐵斑色。
不管是什麼顏色,什麼工藝,現在陳文哲燒製這種薄胎瓷,已經是一點難度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