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即將消失的技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即將消失的技藝 (1 / 2)

古代的官窯器,可以說是在用舉國之力來製作瓷器。

所以,最好的瓷用原料、最好的工匠,不惜工本、精工細作,這些真不是說說的。

那麼現代人能夠達到這種程度嗎?現代人能夠不惜工本,製作一件瓷器嗎?

不說清代的工藝,也不說清代的國力, 是不是能跟現代的一家公司、或者是私人作坊相比,就說現代工藝。

就是到現在,不管是景鎮那邊,還是其他窯口,甚至是很多瓷器研究所之中,能夠製作出頂級扎道工藝瓷的,就沒有幾個。

所以, 這種工藝的作品, 還被稱之為新一代“官窯”瓷。

之所以有這種稱謂,肯定是因為這種瓷器做工複雜繁瑣。

不說其他,只是根據紋飾,就可以把它分三種形式。

第一為常見的鳳尾形卷草紋,第二為“卍”字紋,第三為圖案紋。

第三種製作難度最大,傳世的品種不多見。

在存世的粉彩軋道瓷中,彎彎故宮藏品最為豐富、乾隆藏品最多,神都故宮次之。

民間也有極少數,但多為晚清或者民國仿品,其中不乏老胎新加彩,且做工粗糙。

其造型除了常規的碗、盤外,還有燈籠瓶、爵杯、套瓶、轉心瓶等,器身的空雕、鏤雕、堆雕應有盡有。

紋飾多以纏枝蓮、洋花為主體,並加飾夔龍、夔鳳、鴛鴦、蝙蝠、八仙等紋樣,組成各種符合聖意的寓意祥瑞、吉慶的圖飾。

粉彩軋道瓷在乾隆後期均有仿製,但精美程度都不能和其相提並論。

近幾年來,景鎮的工程技術人員, 充分吸收和消化粉彩軋道技藝,為有關文博單位複製了一批以假亂真的仿品,同時還不斷創造、創新了許多款式新穎的軋道瓷。

如禮贈朝鮮領導人的綠地粉彩軋道花鳥石榴尊,被收藏界譽為新一代“官窯”瓷。

這才是陳文哲第一次放下汝窯瓷不仿,跟著張股仿製了粉彩扎道瓷的原因。

被稱為現代官窯的瓷器不少,比如毛瓷,這個陳文哲已經很有想法,只要給他點時間,仿製出媲美毛瓷,甚至是勝過毛瓷工藝的瓷器,也不是不可能。

現在又出現了一種現代“官窯”,陳文哲自然是很有興趣。

跟著張股做粉彩扎道瓷,可不一定再做花觚了,因為這是一個大類。

被稱之為新一代“官窯”粉彩軋道瓷,可不簡單,當然,主要也是它們特別收到市場追捧。

近年來,瓷器商場呈現出高溫熾熱的態勢, 其間, 清三代瓷器遭到商場的大力追捧,成交率喜人。

凡品相好、存世量少的種類, 都成了藏家確定的保藏目標。

這股“天價風”促使乾隆瓷器在保藏商場上,身價倍增,漲勢如虹。

乾隆朝是我國古代陶瓷開展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的官窯瓷器,以其豐厚的種類和製造精巧著稱於世。

尤其是乾隆前期創造的粉彩軋道瓷,就是其百花園中的一朵葩。

大國盛世,也只有一身富貴的琺琅彩、錦上添花瓷,才能凸顯大國氣象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