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精益求精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精益求精 (1 / 3)

生產汝瓷的原材料,經過大量制瓷工匠的幾百年時間的發展,已經摸索出完美的配方。

就像是風化程度高的礦物,由於風化過程中的沖刷作用,原料內含有雜質相對較少,可從根源上保障汝瓷的品質。

這樣一來,就簡單了。

如果有需要, 陳文哲甚至自己可以直接合成、精煉出更加優質的制瓷原料。

這些在古代,限於科技的發展,肯定不能做到最優。

而到了現在,這些事情就變得十分簡單。

如果有需要,陳文哲可以提供詳細的礦物質類別,再加上元素配料表,一些泥廠能夠準確的給他配置出最頂級的胎泥、釉料。

其實, 在購買礦物原材料的時候, 陳文哲已經寫明瞭要求,這就可以進行一次粗選。

這樣原料到了他手中,再精細的處理一下,就可以。

而這樣一來,即保密了配方,還可以讓他省下很多事情。

研究明白了汝瓷的製作過程,陳文哲能省的事情可不少。

特別是前面的幾道工序,不要看著好似很簡單,但是弄不好,卻可以直接影響汝瓷的品質。

而相比古代,陳文哲能節省的工序也不算多,也就兩步,除了第一步選料,也就是第二步粉碎了。

粉碎原材料,不要看著簡單,在古代還真不太容易達成想要的效果。

在古代,特別是在北宋時期, 粉粹原材料, 只能使用衝碓或石碾加工。

這樣加工後的原料, 表現為顆粒粒徑更為分散,具有更好的可塑性。

但乾燥收縮率大,容易產生變形、開裂等成型問題。

所以傳世汝窯器中,極少見到大型器物。

且汝窯遺址出土的盤、盞、洗等表面積較大的遺物,常見變形、開裂等現象。

所以北宋汝窯對原料的粉碎加工方式,可以直接影響後期燒製出的汝窯瓷器的大小品相。

這一點可是很重要,而現在知道了缺陷,如果陳文哲想要加工一些器型稍微大點的汝窯器,就可以在這方面下功夫。

當然,這麼做出來的大型汝窯器,內部結構就多少有點改變,要不然還是不能避免變形、開裂等缺陷。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