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六百八十八章還是小看它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八十八章還是小看它了 (1 / 3)

越地窯場的逐年沒落,是無法挽回的事實。

六九零年,北宋建國之後,作為北宋唯一官窯的汝窯,後來居上,從而結束了秘色瓷,自中晚唐至北宋中期作為“御瓷”的歷史。

在紹興元年和四年,為南宋皇室燒造的明堂祭器,成了越窯最後的輝煌。

越窯的輝煌消失,但是窯工可不會消失。

還有,任何技術,都不會是憑空而來的,比如北宋的寶燒技術。

這種技術,肯定有一個發展過程。

很明顯,宋代的寶燒,很可能就是從秘色瓷發展而來的。

或者,是繼承了部分秘色瓷的技術。

這也是無奈的選擇,因為秘色瓷的保密技術太強了。

五代十國時,吳越國錢氏王朝下令,越窯只能燒製供奉皇室的器物。

當時的產品,被官府嚴格控制,幾乎不流於民間,其釉料配方和燒製工藝更不外傳。

這個時期,越窯青瓷均被稱為秘色瓷。

這些秘色瓷進入錢氏皇宮,在錢氏王族成員死後,部分秘色瓷器又被隨葬地下。

自宋以後,隨著越窯的衰落,秘色瓷最終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有關秘色瓷的歷史,也成為一段隱秘而又美好的記憶。

自此,好像秘色瓷就失去了蹤跡。

清代乾隆年間,宮中奇珍異寶堆積如山,無所不有,惟獨缺少一件秘色瓷。

乾隆皇帝曾經做詩感嘆:“李唐越器人間無,趙宋官窯辰星看。”

他是為自己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卻無緣一睹秘色瓷的芳容而遺憾。

其實,事情是一體兩面的,也許就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之下,秘色瓷就流傳了下來呢?

秘色瓷外表如冰似玉,透著碧綠色,主要是青釉!

這些特徵,是不是有點耳熟?

汝窯的特徵呢?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

傳說汝瓷造型古樸大方,以名貴瑪瑙為釉,色澤獨特,有“瑪瑙為釉古相傳”的讚譽。

它的特徵也很明顯,隨光變幻,觀其釉色,猶如“雨過天晴雲**”,“千峰碧波翠色來”之美妙。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