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六百六十一章偶然創造歷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六十一章偶然創造歷史 (2 / 3)

不過,所有關於紫砂的歷史典籍上,都沒有提到“清水泥”這種說法。

在紫砂的泥料名稱裡,也從沒有這種叫法。

這個名稱最開始出現於民國時期,老壺愛好者裡,可能會聽說過這個,稱之為“民國清水泥”。

民國清水泥和現在市面上所謂的清水泥相比,泥色暗而且質地粗,地攤上的民國老壺粗貨,很多都是這個品相。

在泥料中,這個清水泥也是比較模糊的,因為它不是特指的某一種泥料,不像底槽清啊,青灰泥啊,小紅泥啊啥的。

在不同的時候,都出現不同的說法。

一般呢,把某一單一的礦料,不摻雜其他礦料和化工色素,只是純粉碎加工後,加水直接拌和而成的泥料,稱呼為“清水泥”。

剛開始,都把底槽清稱呼為“清水泥”,因為底槽清泥料,是屬於不需要拼配的1號泥料。

然後,你們懂的,因為利益的驅使,“清水泥”就叫氾濫了。

所以,從分類上說,底槽清可以叫做“清水泥”,但“清水泥”不一定是底槽清。

然後時間到了上世紀的60~70年代,紫砂一廠把一些做壺剩下的下腳料和紅泥、普紫摻和在一起,加工出來的泥料叫做“清水泥”。

這段時間大家都知道是啥年代,所以有個響噹噹的名號,叫“文化清水泥”。

不過,那個泥料,紫砂一廠主要用來加工製作花盆等低檔的產品,屬於粗貨泥料。

清水泥這個概念比較亂,其中也有好的泥料,這些泥料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好養,養出來非常的漂亮!

所以,同樣是清水泥,你要選擇的泥料不對,那很可能生產出來的就是粗貨。

而選對了,製作成紫砂壺,那養出來,真的是非常漂亮。

陳文哲大師級的練泥水平,選泥自然也不在話下。

所以,他一看就知道,陳星辰使用的泥不錯。

只不過,他雖然瞭解很多泥料相關的知識,但是,他還真是第一次真正見識到好的紫砂泥。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這種優秀泥料,一般人還真見不到。

他製作紫砂壺的時間也不長,如果不是現在開廠了,還真沒有渠道購買到好的清水泥,就不要說底槽清什麼的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