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六百四十五章這麼隨意的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四十五章這麼隨意的嗎 (1 / 3)

其實證明是官刻本,還是坊間刻本,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書本的大小。

之前發現的那套禮部韻略,尺寸就比較小,陳文哲記得資料,好像是寬16.4厘米,高12.4厘米。

現代人常見的南宋大版本、大開本的《禮部韻略》,寬、高分別為24.6厘米、17.2厘米。

而《增修禮部韻略》還要更大一些,寬28.2厘米,高19.2厘米。

刊刻小本,或許是為了方便考試攜帶,但節省成本也是一個不能排除的重要原因。

聯絡到那套書在雕版上的隨意性,就連固定的版式,事先也沒有做過設計。

還有,依據書中字型有異同,版面有的有斷裂痕,也有滿貫之處,證明那套書它是一部後印本,而且經過修版。

修版又很倉促草率,反映了當時的市場需求很急,發行量很大。

這種種跡象,都足以證明,那套書為民間坊刻版本。

官刻書就不會如此,最起碼不會有排版問題,也不會有錯誤,版面肯定不會有斷裂痕跡。

陳文哲手中這一套,從他第一眼看到,就感覺印刷精良,當時他還以為是現代仿印的東西。

到了此時,陳文哲已經找出來了太多證據,都可以證明,這就是北宋官刻本。

“一函五冊的北宋國子監印造刻本《禮部韻略》!”

“鑑定正確,成就值加一!”

聽到正確的結果,陳文哲臉上的笑意,再也忍不住。

只要這是真品,那麼這一套書,它就不僅刊刻時間比小鬼子真福寺藏本要早二十多年,而且,去聲、入聲兩卷都儲存完好,這可是為今天的人們,提供了一部比較齊整的北宋讀本。

而小鬼子那邊的真福寺藏本,幾乎丟失了全部去聲,且殘缺多達168個漢字。

現在這一套書,不僅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禮部韻略》最早版本,而且,是市場中難得一見的北宋官刻孤本。

至於之前的那一套,那是民間刻本,而且還儲存不善,被水浸溼了。

但是,就那麼一套書,也拍賣了兩千六百萬!

那套書以600萬開始起拍,迅速被叫價至1000萬,之後被電話委託直接叫價至少1500萬。

隨後以每100萬的幅度遞增,至2000萬之後速度逐漸緩慢。

叫價2300萬之後停頓片刻,之後總共經過22輪叫價,最終以2600萬落槌。

加上費用,一套北宋民間刻本禮部韻略,賣了兩千九百九十九萬!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