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李東恆的配方,做出藥膏,好像並不難!
今天第一波客人購買的是熱帖,當時那位老人還抱怨,說沒有治療風溼的膏藥,而現在,陳文哲卻發現,他要想做,也不是做不出來啊!
藥材都是現成的,藥方也輕易就得到了,再改變一些藥材,讓它變得更加適合治療風溼、類風溼關節炎,好像也不難吧?
主要是去溼、止痛、消炎,對於這三種症狀,好像膏藥是特效藥。
直接作用到患處,讓藥力直接滲透進去,應該很快就會見效。
調整配方,還需要研究,這畢竟是藥物,就算沒有太大危害,也需要小心。
所以,陳文哲剛開始就先實現李東恆風溼膏,之後在慢慢的調整配方。
他還是很小心的,所以,先從複製開始,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他要先看看效果,看看有沒有修改配方的必要,如果李東恆的配方,對於風溼類疾病的治療已經達到極致,那他還有必要修改嗎?
“就是不知道山城那家制藥廠,使用的是什麼生產工藝。”
越是瞭解中藥成藥,陳文哲就越發明白,就算有著配方,如果不懂的配方內部各種中藥材的處理加工方法,製成成藥之後,也達不到最好的療效。
而在這一方面,陳文哲是有著優勢的,畢竟很多藥材,他都懂得怎麼處理。
特別是對於有著鎮痛、發熱去溼、消炎等效果的中藥材,是怎麼處理的,他有著一整套的工藝。
去溼、鎮痛、消炎,三種秘方,他都有,但是卻沒有統合進一種藥方當中。
有了事情做,時間就過的飛快。
經過一天的努力,一些藥材都炮製好了,接下來就是使用小鍋親自熬製一些,看看具體效果。
做實驗,陳文哲還是有點天賦的。
他把各種想法都寫下來,做好方案,一步步慢慢實現,最後看效果。
原來就有不少處理好的藥材,是可以使用的,這就節省了陳文哲大量時間。
所以,他準備妥當之後,再買來大小十來個煤氣灶,就可以開工。
一下上十多個鍋灶,一次出十來鍋的膏藥,這樣試驗的速度飛快。
當然,那些試驗的配方,他修改的地方都很小,要不然,他也不會一下弄出十來張配方,一次熬十來鍋的膏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