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各種鸚鵡螺的製品,就出現了。
這種鸚鵡螺杯,就是以海里稀有貝類動物鸚鵡螺殼為杯身,殼外用銅邊鑲扣,兩側裝有銅質雙耳,製作出的一對鸚鵡螺杯。
螺內自然形成的水車輪片狀,可以儲存酒。
可以說是構思精巧,造型獨特,算是考古中罕見的東西。
不過,這東西在歷史記載之中,卻不時出現。
特別是李白的《襄陽歌》中,就有“鸕鷀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的詩句。
不說其他,就一個曾經出現在李白詩句之中,這東西要出現在市場上,就一定會被人搶破頭。
拿著一對鸚鵡螺杯,陳文哲簡直是有點愛不釋手。
不過,他要先確認,這是不是真正的古董。
開啟公司內部系統,搜尋了一下,直接搜出南都發掘出來的那對鸚鵡螺杯,仔細比對起來。
這麼一看,這一對杯子居然跟那一對,沒有什麼明顯的區別,要真說區別,就是這一對明顯更大一些。
其實想想就知道,用鸚鵡螺造杯子,也沒有什麼花樣可以耍,主要是鸚鵡螺的造型在這裡擺著呢!
比如說,鸚鵡螺杯上的鑲鎏金銅邊,不僅為了美觀,也為易碎的螺殼增加了強度。
口部的銅邊,則使接嘴的部位光滑圓潤。
杯的旋尖處彎向器口,即所謂“頭向其腹”,望之彷彿一隻栩栩如生的鸚鵡,轉過頭來梳理自己的羽毛,又似鳥將頭插入翅中酣睡。
這麼獨特的造型,應該是把鸚鵡螺的特徵,完全表現出來了。
所以,沒法玩更多的花樣,也就製作出來了樣子很相似的一批鸚鵡杯。
其實,這東西應該是酒樽,而且有一個喝不完的美譽。
這樣的東西,自然會獲得酒蒙子的喜歡,比如李白。
也肯定是因為這個,鸚鵡螺杯才會出現在李白的詩中。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