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了喝足了,陳文哲就不管鄭宇他們了,他自己找了一輛計程車回了家。
回到家,家裡靜悄悄的,他好像回來的有點早,家裡居然沒人。
不用說,肯定是在火鍋店裡忙碌。
這個時間段,正是吃完飯的時間,他大哥大嫂,包括父母,肯定不可能這個時間回家。
有點興奮,時間也還早,陳文哲直接來到了地下一層的寶庫。
他沒有動寶庫裡的其他東西,只提溜著出了一隻編織袋,來到了一樓的客廳之中。
最近太忙,他還真沒有好好整理這些古錢。
不說其他,當時他看到的那枚淳化元寶金佛供養錢,都沒有找出來。
他記得,那枚金幣好像就是藏在這隻編織袋中的。
今天晚上有空,正好找出來,仔細收好。
把編織袋裡的錢幣,倒出來了一部分,稍微一查,就足有幾百枚。
也許他之前計算的數量,還是少了。
隨手推開,就立即發現了一些黏連在一起的銅幣。
不過,這些黏連的都不算嚴重,只要小心的掰開,就可以了。
可惜,那些賣出這些錢幣的傢伙,連這點耐心都沒有。
或者,他們手中還有更多的這種錢幣。
陳文哲更傾向於後者,只有手中還有更多這樣的錢幣,他們才會對於這一麻袋銅錢,毫不在意。
比如陳文哲,他見過一座錢山,所以在看到一麻袋古銅錢之後,感覺就很平常。
透過麻袋裡雜亂的銅錢,陳文哲早就判斷出,這很可能是發現了一座窖藏。
而且很可能是元代的寺廟窖藏,因為其中有不少供養錢。
元代是一個特殊的朝代,或許是信奉佛教的原因,寺廟很多,供養錢不少。
元代的供養錢門類繁雜,種類眾多。
概括地講,大致可以分為如下七種:一是就年號錢,很好認,比如陳文哲現在手中抓著的這一枚定天,就很有意思。
據《古錢大辭典·拾遺》統計,傳世的年號錢只缺“天順”一種,卻多了一種“定天”,這也可能是將天順,誤寫成了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