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哲也沒有客氣,收了兩件鑑定黃金的費用,兩百。
再次開了一張三千的發票,這是鑑定字畫的費用。
不要認為貴,這是規矩,認為貴,你可以不鑑定,如果選擇直接賣給陳文哲,他自然也不會收鑑定費。
可是,要真這樣,撿漏、打眼的情況就出現了。
其實,這就是一個舍不捨得的問題,不捨得鑑定費,不信任鑑定師,或者乾脆找的鑑定師不靠譜,都有可能走寶。
也不知道這幾位大媽,是病急亂投醫,還是因為鑑定了幾件黃金首飾,就信任了陳文哲,反正支付起款項來,十分痛快。
收到了錢,陳文哲自然也就不會怠慢。
這一次他拿起畫軸之後,並沒有在茶几上開啟,而是放到了辦公桌上。
他雖然沒有專門學過字畫鑑定,但是觸類旁通之下,他對書畫,還真是很瞭解。
不說其他,只是一個大師級的刻畫和彩繪,就讓他對於字畫的瞭解,遠遠超過一些普通專家。
慢慢的開啟,尺幅不大,是一幅字,而且是一幅百福字,或者說是百福圖,就是在一張紙上,寫了一百個福字。
看了看作者,鐵保,還有兩方鈐印。
鐵保,滿州正黃旗人,乾隆三十七年中進士,官至吏部尚書及兩江總督。
其書源摹顏真卿,專長草書,草法王羲之、懷素與劉墉、翁方綱鼎足,亦喜畫梅,著有梅盒詩。
鐵保以文章和書法馳名朝野,他是《八旗通志》總裁,並將旗人詩文編為《白山詩介》134卷,自己的作品則編為《惟清齋全集》。
除此之外,鐵保還是滿人中最著名的書法家。
現在陳文哲手中的這一幅,比較簡單,不管是簽名、鈐印還是字,都比較簡單,可以說是一目瞭然。
這些大媽也是誤打誤闖,也算是找對了人,最起碼陳文哲不會不懂裝懂,騙人。
看到這幅字,陳文哲就知道,這肯定是真品。
字如其人,說的就是字中的神韻。
什麼人寫什麼字,模仿,肯定模仿不到這種神韻,在制瓷當中,字跡也是最難模仿的。
特別是一些有身份的人,長時間的上位生活,讓他們養成了獨特的氣質,其他不說,就是一個自信,一般人就很難模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