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林需要的青磚,製造起來並不難。
主要是製作磚胚,只要選取了合適的黏土,經過踩踏(攪拌機),摔打(打夯機),最後放入模具壓制成磚,稍微陰乾,就可以入窯燒製了。
燒製都不用陳文哲看著,因為村裡有會燒窯的。
壘牆,自然也用不著陳文哲,所以他只要過去看一看,就可以去忙自己的事情。
活泥巴他是專業的,金磚的製作須經過選土,還要捶、曬、舂、磨,然後再澄泥、淘晾、揉踏、造坯、陰乾等工序。
先前燒磚,陳青林弄來了不少機械,比如攪拌機、打夯機、粉磨機等等,這些他都可以利用起來。
至於和麵機、熱感測器,甚至是木材等等,陳文哲只能自己買了。
弄好了泥胎,就直接壓胚,四四方方的磚胚,實在沒什麼難的。
壓制出磚胚,先陰乾一下。
接下來就是修整,繪畫,雕刻,完成了這些工序,就等著燒窯好了。
既然是仿製,就要做高仿,那就要認真一些。
古代的“金磚”,實際上是規格為二尺二、二尺、一尺七、一尺四見方的大方磚,有五六種規格。
這裡說到的尺,是古代單位裡的尺,相當於現代的32厘米。
現在故宮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十三陵之一的定陵內鋪墁的都是這種磚。
在磚的側面,有明永樂、正德、清乾隆等年號,和“州蘇府督造”等印章字樣。
既然做了,這些都要弄上。
等完成一切工序,陳文哲也完成了一連串的任務!
“完成支線任務4:壓胚,獎勵自主傳承一次!”
“完成支線任務5:修整,獎勵自主傳承一次!”
“完成支線任務6:繪畫,獎勵自主傳承一次!”
“完成支線任務7:雕刻,獎勵自主傳承一次!”
“接下來就等著入窯燒製了,到時候還會得到一次自主傳承!”
一下得到了四次自主傳承,陳文哲美滋滋。
而完成了燒製金磚的傳承任務,總共會獲得十次自主傳承,現在已經得到了七次,這些傳承,他要用起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