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日,宋穆便已經知曉了這次春闈的諸多考官的安排。
主考官名叫常一東,如今貢院的院正,曾歷任巴蜀郡的刺史,數年前入長安,做了禮部侍郎,而後入大學士境界,便升任了貢院院正。
宋穆對於這位常大人也算有些瞭解,對方曾多次邀請自己前往國子監講學,是個開朗的中年人,也曾做過地方科舉的主考官,說來也是中規中矩。
而其他的幾位副考官,則大多是禮部和貢院的官員,宋穆倒是未過分在意。
所幸這些訊息如今並未傳播開來,否則宋穆做了這副考官,想來也不知還要弄出多少的事情。
只是很快,宋穆便被這常一東召集,言要眾多考官前來商論這春闈試題之事。
宋穆得到這訊息之後,便往著貢院而去,到達這裡的時候,諸位考官也到了,正坐在這房間之中喝著茶水。
見到宋穆到來,這些人都紛紛扭過頭來,其中也有宋穆相熟的面孔,當下相互拱手。
“宋大人來了,那我們便也開始商論吧。”
這邊宋穆剛剛落座,那邊一個乾瘦的中年人便是起身說道。
此人正是那常一東,傳統儒士的打扮,當下看著眾人。
“昨日我已經見了馮相與數位老大人,此番春闈的題目,卻是會稍有些變動。”
“這番大人們要我等向出題,而後呈遞老大人和陛下審閱。”
聽到這話,眾人都是一愣。
過往會試,都是由陛下先出個大概的題目,而後禮部的老大人再補上幾個主要題目,然後再交由諸多考官共同商論,討論出眾多方案,再呈遞上去層層挑選。
就算如此,也曾出現考官所出考題,與最後考卷未有一個相同的情形。
如此已經用了不少年的方法,如今竟然忽然變了。
眾人都多覺得有些措手不及,便有人當下開口問道。
“大人,那可有所規矩,還是……”
“便只有一條要求,那便是今年考生眾多,所中進士之比,也要更多。”
“所以今日,所要論的便也就三樣,經義的題該主論何理,策論主論何事,詩詞主作何物,諸位都寫個大概出來。”
一眾官員聞言都是紛紛摸了摸鬍鬚個個面露沉思,宋穆坐在一旁,此刻見著幾位大人拿出紙筆,此番也是微微垂目。
這次不一樣的出題方法,讓宋穆覺得頗有些不凡,不過仔細想來,這其中或許也有不同深意。
若是按照以往出題,無從所知,於萬人都是公平,但是若自己能說上幾句,那可就對即將參與考試的殿下有所益處了。
雖無所謂作弊之法,但自己畢竟更知曉殿下如今擅長何事,題目若是得心應手,到時必然也是一帆風順,比之撓首搔耳的情形定要好上萬分。
可如此也過分牽強,畢竟這還望此番春闈能有更多進士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