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與失敗是由觀眾投票決定的,鵝TV將實時統計支援度百分比,宣佈話題後首先統計一次百分比,比如“愛情是物質多一些,還是感情多一些”這個話題,假設其初始支援度是70%對30%,那麼這就是初始資料,在辯論結束後再統計最終資料,支援比上升的一方即是勝利方。
也就是說,30%只要從70%中拉過來1%的人,即可獲勝。
勝利的條件並不是佔絕對多數,而是為自己的立場拉來更多的支援率,這樣的設計更要求選手的臨場表現,同時沖淡一些初始立場的影響。
順便要說的是,這對有錢鵝整個集團來說,同樣是收集大資料的一次實驗,觀察統計不同年齡、性別、行業受眾的抉擇,對集團的商業運營將是相當程度的支撐,甚至對社會科學研究也有重要意義。
無論結果如何,飛速發展的經濟與日新月異的科技支撐起了這樣一個節目,一次實驗,這本身就具有相當程度的進步性,想必這是有錢鵝大老闆支援節目的一大原因。
直播間的彈幕數量在這個過程中節節攀升,每個人來的原因都不盡相同,其中有膜燴者,有渴望有所收穫的人,有看熱鬧喜撕嗶的人,也有現場某個人的粉絲。
節目第一期就安排了先前最熱點的李燴與吳名,同時,薊大三人也被安排在了一隊,這是很尷尬的。
如果輸了,就代表偉大的薊京大學輸給了社會上的烏合之眾,這是無法容忍的,但王帝這個屎包又太過沉重,即便是李燴與何馬,也充滿了危機感。
【哇!爸爸隊都是薊大的啊!】
【是薊大辯論隊麼?】
【輸了好丟人,對面可都不是辯論選手。】
【對面這都什麼啊?導演、作家,愛心大使?】
【我是來看似水的!無腦支援,先投票了!】
【有沒有膜燴的?】
嘈雜之中,一切鋪墊完畢,主持人孫小美呼籲投票過後,現場螢幕上顯示出了起始資料。
感情——物質。
43%——57%。
合情合理的支援度,畢竟看直播的男人多一些,男人多會做出如此的選擇吧。
不過這並不代表物質一方具有優勢,因為最終如果跌到56%,就代表輸了。
開場序曲已過,正式開撕!
雙方先(炮)鋒(灰)互相謙讓過後,由王帝率先發言。
辯論中,後發言的一方總是有優勢的,可以找出先發言的漏洞進行攻擊,先發言者想回擊,則必須啟動“我要撕你”規則。
至於先鋒,就像辯論比賽一樣,主要的作用是敘述基礎論點,確定論調,為後面的論述進行鋪墊。
作為鋪墊者,王帝無疑是一個最差的選擇,李燴與何馬十分緊張,唯有聽天由命,只要不一下被拖進屎坑就可以了。
王帝起身後,長舒了一口氣,而後猛然瞪大雙眼,展開雙臂,用詠歎調式的聲音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