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軟的語氣給了人們放慢的時間,李燴獨特的演講領域漸漸鋪展開來。
一些跟著李燴節奏走的人要麼冥思苦想,要麼搖頭。
“想不起來,對吧?”李燴微笑道,“原因很簡單,學會說謊的時候,我們根本連記憶力都還沒有。”
“那時我們都是直抒己見的孩子,只願意和親近的家人在一起,看到陌生人就會露出驚恐和厭惡,甚至嗷嚎大哭。”
“大概是一兩歲的時候,長輩教育我們,見人要問好,不管你喜不喜歡一個人,都要對他笑,對他說‘好’,即便我們心裡完全不理解什麼是‘好’,也要說出來,這樣會討別人高興。”
“從第一句‘叔叔好’‘阿姨好’或者‘你好’開始,我們學會了說謊。”
“我們慢慢長大,慢慢發現了說謊的甜頭,謊言可以使一切更高效,說一句‘你真美’,總比說‘你好醜’管用,不想上幼兒園就謊稱自己生病了,怕被笑話就說自己已經不尿床了,這也就是謊言根本的意義所在——隱藏自己內心的看法,取悅他人。”
“嚐到了甜頭後的我們,開始嘗試一系列更復雜的謊言,為了得到零花錢騙父母學校要交費,見到不喜歡的老師也要稱讚問好,考試之前要說我沒複習,考試之後要說我沒考好。”
“這其實也是小打小鬧罷了,畢業後我們才會進入更大的謊言世界。”
“做簡歷的時候,要編造一些實習經歷與教師評價,面試的時候要告訴面試官自己喜歡團隊合作,工作總結的時候要力挺很爛的上司,夏棋也正是這麼一步步做的,才有機會以技術人員的身份得到了臨時主持的工作。”
“但這還不夠,格局太小,利益太少,謊言還可以再升級。”李燴在臺上左右踱步,“拉投資的時候,要把一事無成的事業說得璀璨無比,賣產品的時候要把粗製濫造說得精緻非凡,吹牛逼的時候要把根本不瞭解的事情說得頭頭是道。”
“有錢的時候一定要哭窮,怕被借錢。”
“沒錢的時候要假裝很富,怕丟面子。”
“我們也許因這些謊言而自責過,但很快沒有了這個負罪感,因為每個人都在說謊,這是公認的生存之道。”
“說謊漸漸成為了一門藝術,反正大家都在撒謊,那接下來就是比誰說的謊更動聽了!”
“最會說謊的保險推銷員成為了金牌總監,年入百萬。”
“最會說謊的‘創業者’成為了成功榜樣,融資千萬,三五年上市。”
“最會說謊的美國人成為了政治家,成為了總統。”
“而在這個過程中,企圖說實話的人們呢?”
“那個對雄心壯志的老闆說他安排的工作毫無意義的人,會被笑是傻子。”
“那個告訴客戶我們的產品其實也有問題的人,會被罵蠢貨。”
“那個從不知什麼叫說謊的李雲龍,成為了被嘲笑的小丑。”
“他們錯在哪裡了?說真話不對麼?我們從小不就被教育要善良,要誠實麼,為什麼他們會被嘲笑被傷害?他們做錯了什麼?”李燴眯眼輕嘆道,“他們錯在,他們不一樣。”
“規則不是一個人,兩個人定下的,是所有人定下的。我們有一套公認的為人處世規則,這個規則中沒有對與錯,這個規則也隨著時代在變,如果20年前,李雲龍說出了剛才的話,人們會鼓掌,會歌頌,但今天,人們會嘲笑,會謾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