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源站在後山湖泊面前,看著波光粼粼的湖面,陷入了沉思之中。
說到底,任何事情都不如自己的心態重要,所以對於自己的情緒變化,玄源一直看得極重。
因為玄源清楚,無論任何時候,無論有多麼強大的力量,沒有一個穩定的心態,根本無法掌控。
甚至還會因此引發其他的問題。
特別是在大劫之中,任何關於心態、情緒上的波動,都值得玄源加倍小心。
一旦被大劫所惑,玄源或許會做出其他不符合自己的心境的事,成為大劫之中棋子,隨波逐流。
這恰恰是玄源一直以來最不願意見到的事。
因為這樣的棋子下場一般都不太好,基本上都將會是大劫之中某個重要節點的主角,一旦這個節點過去之後,就化為灰灰,隕落在天地大劫之中。
在玄源看來,眼前的“天”組織就是如此,青天、蒼天、黃天三人也不例外,都是大劫的前驅,基本討不了好。
當然,或許在青天、蒼天、黃天三人的眼中就未必如此了。
說到底,他們三人的一切行為,和三族沒有任何區別,都是為了在大劫之中佔據主導地位,想要憑藉這個大劫,證道混元。
他們又沒有像玄源一樣,知道洪荒世界的發展大勢,就算是知道了,他們可能還會這樣做。
因為想要證道混元,不爭不行,不主動同樣不行。
沒有同無數的同道競爭,沒有在競爭之中的蛻變,想要證道混元之境,基本不太現實。
因為競爭,在很多時候都是良性的,沒有在大爭之世之中贏到最後,或者沒有在競爭之中發掘自己的潛力,想要憑藉自己的能力太難太難。
就如同下棋一樣,自己讀譜或許同樣能夠進步,和普通水平的人下棋同樣能夠進步,可到了一定程度之後,如果沒有和真正的高手對弈,想要繼續進步的難度定然超乎人們的想象。
所以說,和同境界的人,無論是交流,還是鬥爭,無論是戰鬥,還是暗算。
都是修士修行的路上必不可少的東西。
從洪荒天地的角度來說,孕育出先天神魔,除了讓先天神魔不斷擴寬前路,幫助天地晉升之外,不也是在用養蠱的手段嗎?
如果沒有和玄龜、青龍、雷神、祖龍等人的交流,玄源未必能夠這麼快突破大羅金仙。
沒有在兇獸大劫之中,和兇獸的鬥爭,玄源一樣沒有辦法那麼快晉升大羅道果。
如果沒有一路上,不斷的和沿途的先天神魔論道交流,玄源同樣未必能夠這麼順利突破準聖之境。
畢竟一枝獨秀不是春。
只有同境界之中的修士的數量足夠多,在能夠在和同境界修士的鬥爭之中,鬥出前路,鬥出新層次。
恐怕時不時就出現的天地大劫之中,也包含了幾分這個意思。
天地大劫除了能夠藉此消磨天地間的煞氣以及其他負面情緒之外,同樣能夠清理一批修士,減輕洪荒世界的負擔。
同時,也是為了避免出現修士一位苦修,永遠閉關的情況發生。
因為身處大劫之中,哪怕是閉關靜修,都有一定的可能會被大劫席捲,不得已而進入大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