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比想象之中的還要順利。
也是,現在只不過是天地大劫的初期,無論是東方聯盟還是西方聯盟的準聖大神通者們,都還保持著絕對的清醒。
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是會理性的選擇最符合他們利益的做法。
這其實也在玄源和青鸞的預期之中。
更何況,從本質上講,東方聯盟和西方聯盟的修士沒有任何衝突,不過是大家選擇的路不同罷了。
包含玄源在內的東西方聯盟的一眾大神通者之所以會這麼重視這件事情,其實對於對方的防備其實不多,更多的是在防備想要從中獲利的東西方聯盟之外的準聖大神通者。
東方聯盟和西方聯盟,都希望彼此能夠一直保持著穩定,直到這一次天地大劫末期。
這樣的穩定,能夠保障他們都能夠成為真正的天地大劫的主角,而不是馬前卒。
如果東方聯盟在這個時候擊敗西方聯盟,天地大劫並不會因此而結束。
更多的可能是在擊敗西方聯盟之後,重新出現另外一個聯盟。
到了那時,東方聯盟依然是要在天地大劫高潮之時戰勝這個新的聯盟,才能夠徹底結束這一次的天地大劫。
既然如此,東方聯盟又何必要在現在這個階段去同西方聯盟展開決戰呢?
要知道,這兩個聯盟成立的初衷是為了利益,為了修行。
同西方聯盟決戰,哪怕勝利了,東方聯盟也同樣會損失慘重,到了那時,未必有足夠的力量來戰勝另外一個新的聯盟。
而經歷兩次這樣的戰爭,哪怕是玄源和青鸞都不能夠保證自己能夠全身而退。
所以又何必呢?
如果西方聯盟能夠擊敗東方聯盟,他們面臨的問題和東方聯盟不會有什麼區別,結果一樣會十分慘烈。
所以說,兩個聯盟保持穩定,是符合雙方的利益需求的,也是避免彼此出現太多傷亡的最好的方法。
而如果東西方聯盟穩定了,那東西方聯盟之外的修士的機會就會無限降低。
經歷過龍漢大劫時期,見識過三族應對天地大劫的方法之後。
所有的準聖大神通者都明白了佔據天地大劫主角位置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
佔據主動位置的時候,就是可以為所欲為。
甚至噁心點的話,哪怕局勢再惡劣,都能夠輕易將其他人拉下水。
這也是東西方聯盟為什麼會那麼重視這一次的行動的最主要的原因。
在證道混元的機會面前,沒有人能夠保持絕對的冷靜。
特別是眼看著局勢越來越不利於自己的時候,東西方聯盟之外的準聖大神通者們很可能選擇放手一搏。
至於直接同東西方聯盟發生戰鬥,這些背後的修士恐怕沒有這樣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