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彼此交流完各自的想法之後,玄源和青鸞的這一次論道交流也正式宣告結束了。
可以說,在這一次的交流之後,玄源和青鸞才真正的重新認識了對方,對於彼此之間的關係和未來也更加充滿信心。
而之後的短時間裡,玄源和青鸞也相對空閒,也就有更多的休閒的時間。
想到這,玄源有些興致高昂的對青鸞說道:“不如你我再次同遊洪荒如何?”
青鸞乾脆的回道:“好啊。”
決定之後,玄源和青鸞沒有繼續耽擱,而是直接一個閃身離開了青鸞的道場。
至於之後的目的地,玄源和青鸞並沒有明確的概念,或者說玄源和青鸞對於這一次的遊歷,並沒有任何功利心,也沒有任何想要達成的目的。
所以,玄源和青鸞開始漫無目的在洪荒世界之中游歷。
說實話,玄源為記錄洪荒世界的山川水勢,領悟洪荒自然之道,曾經遍走過洪荒世界。
青鸞也同樣如此,為了在洪荒世界的每個角落留下自己的空間印跡,青鸞同樣到過洪荒世界大部分土地。
所以洪荒世界對於玄源和青鸞來說,並沒有什麼所謂的秘密。
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洪荒世界的山川水勢也並非是一層不變的,事實上,洪荒世界這麼多年的發展可以說是桑海滄田。
除了洪荒世界自己的變化之後,洪荒世界的生靈動則移山填海也是其中最大的原因。
而洪荒世界的本質極高,無數的機緣不斷的在洪荒世界之中誕生。
所以對於玄源和青鸞這樣修為的修士來說,同樣能夠有所收穫。
畢竟以玄源和青鸞現在的修為來說,已經很少有什麼所謂的機緣,能夠將玄源和青鸞需要的東西送到他們面前了。
更多的可能是,洪荒世界之中的某一處場景,某一個片段,突然之間對玄源和青鸞這樣的頂尖大神通者造成了啟發,刺激了他們的靈感。
讓他們突然想通了自己以往未曾想通的事情,自己得到了收穫。
畢竟大道不假於人之手。
所謂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大概就是這個道理。
而這樣的機緣更是虛無縹緲,因為你有可能永遠也碰不到這樣的機緣。
當然,玄源和青鸞也不過是靜極思動,想要外出走走,散散心罷了。
再加上玄源和青鸞剛剛正式成為道侶,又在一起修行了那麼長的時間,如果繼續共同修行,或許能夠有一定的收穫,可效率定然不高。
這樣的散心,也能夠讓玄源和青鸞換個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