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我不知不覺地,來到了一個淺淺的水塘前。
那裡的水並不清澈,而且,一些野雞啊野鳥啊什麼的在那裡扎堆,嬉戲打鬧,把那片小小的塘弄得一片汙濁。而那片塘中,同樣盛開著一種花兒。
我當時輕輕地嘆口氣,在心裡道:“這種花,開錯地方了。它為什麼不找個清淨的地方開呢?”
看到我的走近,那些野鳥什麼的全都撲騰著飛走了,我搖搖頭,看向塘中,然後,卻呆了。
小妹,你猜我看到了什麼?
那些花兒,在塘中悠悠自在地開放著,有許多花葉上、花莖上、花朵上,都被沾著汙泥什麼的,但是,異常奇怪的是,當時,我的腦海中卻莫名地閃過了一個形容,那是“一塵不染”。
是的,就是一塵不染。哪怕那些汙泥緊緊地沾在它的花朵上,但是,給我的感覺是,它們是截然分明的。好像只要有一陣極細小的風過來,輕輕一吹,或者只要有一朵小小的浪花打來,輕輕一拂,那些汙泥,就會倏然掉落下來,回到它們原先的地方,而那些花兒,依然如故,不染點塵。
它好像開在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的一切喧囂繁雜,一切汙濁塵垢,都好像與它無關。
可是,它明明是生長在這個世界的啊,怎麼可以擁有這樣的一種獨立遺世的風采呢?我想了很久,也沒有想明白。小妹,你能告訴我,它為什麼會具有這樣的一種風采嗎?
……
紙上的字,寫到這裡,完了。而看完之後,小loli凝視著開在身邊的那些花兒,悠然出神。
其實,方天在把蓮花提出來的時候,是感到相當無奈的。
該怎麼向這個世界的人們,具體地說是小loli,介紹蓮花呢?告訴她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告訴她“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就是在講西遊記的時候,碰到那些韻文,方天也可以隨時作出適合這個世界的改編,雖然改編後的韻味相比起原版難免有一些走失,但是,保持個七八分樣子還是可以的。
然而,想拓版《愛蓮說》的時候,方天第一次感到自己的無力。
那是兩個世界間的相當明顯的文化差異。這差異,就像是一道深深的鴻溝,隔絕著兩域。
該怎麼向這個世界的人們,說什麼是隱逸者、君子者呢?就是富貴者,這個世界的“富貴者”,和前世的富貴者,也是相當多的不同的兩種樣子啊。
是啊,這畢竟是另一個不同的世界了。
也是在那一刻,沙迦第一次從方天臉上,明明白白地讀出了一種叫做“悵惘”的東西。(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