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城中,那些修者,哪怕是從再平靜的地方走來,哪怕是本身再恬淡平和的性子,一進入了這裡,都會被某種無形的大勢裹脅著,步入一種轟轟烈烈的潮流之中。
時至今日,這裡是真正的炎黃城。
或者說,成就了一半吧,“炎”。當初方天將此城定名為“炎黃”,除了顯而易見的前世情懷之外,對“炎”與“黃”本身的領悟和期待,也是佔了其中相當大的因素。
不過,“炎”可輕易就達成,“黃”麼,那或許是這個世界的眾神都沒能辦到的事情。
若非如此,也不會有這個世界修行傳承的禁斷了。
炎是升騰,修行本身就是一種最好的升騰,或者用前世的說法叫做進化,當然這兩者具體來說還是有區別的,不過大概意思也就是那樣了,都差不多。然而修行是個體的進化。
個體的進化意不意味著整個社會文明的進化呢?
不好說。
從這個世界的發展歷程來看,並非如此。雖然目前為止方天對這個世界瞭解還不多,或者說還相當相當之少,但是從一些蛛絲馬跡來看,比如說以前在秘境中發現的那個上古大能筆記,以及和加洛多斯日常聊天聊到的一些關於往古的東西,方天還是能作出一些判斷的。
而判斷的結果是,這個世界的文明發展歷程,並不樂觀。
文明的發展需要升騰,需要“火車頭”,但更需要承載,需要推動力。
什麼是承載,什麼是推動力?
農夫就是。
農夫種田,提供食物,養活自己的同時也養活其他不種田的人,這就是一個文明最基本的承載。有了農夫的承載,有人就可以不種田,然後擴充套件開來,有了織衣體系的承載,有人就可以不必植桑麻、不必養蠶、不必剿絲紡線織衣,乃至於給衣服染色等等。
如果沒有這些承載,會是什麼情況?
情況就是哪怕你是聖域者,你也要親自種田,在種田之前你要親自打造工具,在打造工具之前你要先打造打造工具的工具……,總之,什麼都要你自己來,而且必然的,其中很多東西你自己搞不來,只能能省則省,只能能將就則將就。
如果整個社會上的所有人都是這樣,那麼我們可以想見的,就算再過一百億年,嗯,如果不毀滅的話,那它還會是這樣。
沒有發展,沒有提升。
這個社會將永遠處於一種停滯的狀態。
是以,若要發展,合作是必須的,合作意味著分工,分工意味著工作總效率的提升,工作總效率的提升,意味著社會總體空餘時間的增多,社會總體空餘時間的增多,意味著可以將之用來幹其它的事情,比如說發明、創造等,而其中相當的一些發明和創造將被拿來回過頭去,用作社會工作總效率的再度提升……
如此不斷地迴環往復,文明就將在這種良性的迴圈中,不斷地升騰、升騰、再升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