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農夫、商販、零散武者、武館、傭兵團、河工、幫派等等,這個社會中下層間的幾乎所有生態,就那麼一幕一幕地呈現在所有人的視野中。
也讓無數人感嘆著,原來,這就是外面的世界!
方天前世,華夏古代有一幅傳世名畫,叫做《清明上河圖》,許多人哪怕不知道具體,也都聽說過這個名字。而這幅畫,就是以當時最繁華的京都街市作為中心,漫延開來,展示了各色人等的活動形態。
這是畫,還有書,那就是同樣鼎鼎大名的《東京夢華錄》了。
兩者,畫也罷,書也罷,都是屬於“浮世繪”的性質,而現在,故事的展現,就是屬於這個大陸的浮世之繪。龍傲天就如一條魚,遊在這個浩瀚無邊的大海中。
然而大海再大,無處為家。
一無所恃的龍傲天,就如一片浮萍,在湖海間浪蕩漂流。年華還沒見怎麼增長,少年曾經清澈的眼眸裡,卻是已經漸漸染上了越來越多的風霜。而這風霜,令少年動容,令中年感慨,令老年……
令無數老者潸然淚下。
曾經豪情沖天的龍傲天,也漸漸地變得越來越沉默和迷茫,只有偶爾地跋涉到野外的時候,或在河流邊,或在曠野中,或在山巔上,這位少年,放聲長嘯。
不見豪放,惟見癲狂。
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這位少年,正在為當初的選擇而付出代價。
但是故事進行到這裡,哪怕是之前想著“你遲早會後悔”的那些人,也都在意識中隨著龍傲天一起變得沉默下來。——這個世界上,又有幾個人的人生,沒有風霜呢?又或者說,失落的夢想。
是以這一刻,沒有多少興災樂禍,有的只是感同身受。
這個想法怪異行為更是獨一無二的少年,雖然特立獨行著不與眾人同,但卻以他那與世人無異的悲喜,漸漸地牽動著越來越多人的心。他的悲喜,也漸漸地成了故事外無數觀者的悲喜。
在故事中,少年的夢想,正在失落,正在褪色。
而就在沉默與灰色佔據著故事內故事外越來越多的時候,轉折到來。龍傲天與其父親當初一樣,同樣做起了夢。
在夢裡,他的父親當初是夢到了一幅地圖,而他,卻直接是在夢裡駕著小舟,劈風斬浪,最終,卻又來到了一個無風無浪絕對靜寂的小島之上,然後面對著三塊石碑:
“你從哪裡來?”
“你是誰?”
“你往哪裡去?”
這三塊石碑,揭開了龍傲天的創傷,讓他所有的風霜沉默以及迷惘,還有當初走出家門時的夢想,都在這一刻迎來了爆發和綻放:
“我從一無所有中來。”
“我是一個站在地上,仰望著天空的人。”
“我欲向天行,苦無朝天路。”
然後石碑散去,階梯出現。
一道青石階梯,從地上一直延伸向上,延伸到不可見的地方。龍傲天站在這道階梯前沉默凝望,而片刻之後,他毅然決然地拾腳而上,邁向那不可知的命運前方。
這一講的故事,也就在這裡落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