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這是方天前世一句小清新又或者說心靈雞湯式的話,只不過前世類似這樣的話實在太多,這種東西,也許剛出現不久的時候會被人熱情地傳抄傳唱,就如二十世紀有個階段的“汪國真熱”一樣,但當其氾濫了之後,對眾人來說,熟視無睹還算是好的,不反胃就算是客氣了。
然而不管觀者的看法怎樣,其實是不影響話本身的價值或者對錯的。
一句話、一個觀點、一種認識,就算被千萬人無視、鄙夷以至唾棄,照樣會有人奉之為金規玉律,反之亦然。
老子了不起吧?有人斥為說虛論玄。孔子了不起吧?有人斥為腐儒。秦始皇了不起吧?定鼎華夏千年氣運,有人斥為殘暴……如此之類,簡直不要太多。
所以有時“鼠目寸光”一點,未必不是好事。
當一個人無視大眾是非,就會建立起自身論斷,當一個人忘了世界紛擾,就會關注起自身進退。而這些,既是心的初始,也是行的起步。看起來是自我侷限和狹隘了,卻是實實在在地從零開始。
用一個稍微玄虛一點的話來說,這就是返樸歸真。
在此世的魔法修行上,返樸歸真是高階的主旨和需要,從魔法師入法師,只需要“一以貫之”,而從魔法學徒入魔法師(六晉七),則只需要前面的那句話,“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簡單點說,自尊,自信,以至於自傲著,不要再把自己當成是一個區區的小學徒。
謙虛,在這個階段並不能使修者有任何進步,反而會絆住其腳步,使其裹足不前。
只有“自以為是”,才能以意統心,以心統神,以神攝化元素,使其“歸服”,然後精神力為之提升,然後身體為之補益,然後身心雙貫,突破生命限制。
但是“自以為是”並非憑空得來,更不是一件想當然的容易事情。
一個人固執偏執以至於倚仗著靠山什麼的行為放肆都是很簡單很容易的行為,但是要讓一個人從心底認為他自己是正確的,並不是一般人想象中那麼簡單。
自以為是,就是做一個讓自己喜歡、認同、驕傲的人。——
你喜歡自己嗎?你認同自己嗎?你為自己當下的所思所行而驕傲嗎?
只簡單這一問,就能讓許多人並不能那麼回答得那麼肯定,當然,是捫心自問,而不是回答別的誰。
而且這裡面更潛藏著一個邏輯陷阱,或者也不能說是陷阱,那就是驕傲的人可以允許自己無知,但不能允許自己固步自封,而不固步自封的結果就是,對自身及世界的認識會越來越多,而認識越來越多的結果是,對自己的要求也就會水漲船高。
昨天的自己能讓自己喜歡,今天就未必了。
昨天的自己能讓自己認同,今天就未必了。
昨天的自己能讓自己驕傲,今天就未必了。
這就是自己把自己送上了永無止境的前進之路。
當然,回到魔法修煉上,從六級的魔法學徒晉升到七級的魔法師,對於心境和認識上的要求,是沒有這麼變態的,真要這麼變態的話那這個世界估計沒有一個人能晉升到魔法師,更別說其後的法師了。
事實上,只需要一點與此相關的“萌芽”或者說“火苗”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