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修者例外。
修者所修,本就是這個,“身體”、“精神力”、“意識”、“心”。這是方天以前確立的十字修行體系。
“意識”、“心”,對於方天來說,在以前,這兩個東西,只是有所關聯。相互影響,而最近這一步跨出之後,已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關係。
一個人自出生起,不,其實是還沒出生就開始了(胎教是有道理的),自生命確立的那一刻開始,就透過身體一刻不停地感受著外界,接收和感受各種資訊,而這些資訊綜合起來,就叫做“意識”。
意識是帶著塵染的。
“身有漏。識有染,為塵世之身心。”我道六境中如是說。
方天以前總結過並向加洛多斯等人講述過“本心”、“塵心”、“道心”這三個東西,那個時候他認為“塵心”只是一個人的各種偏見。
但是現在跨出這一步後,他才知道,他錯了。
或者說,膚淺了。
事實是,一個人的意識,其所有的東西,都是偏見,根本就沒有不偏見的東西!
你怎麼能不偏見呢?
你出身一般。於是對出身好的羨慕嫉妒恨,你相貌一般,於是對相貌好的羨慕嫉妒恨,你腦子一般。於是對腦瓜好的羨慕嫉妒恨,你人緣一般,於是對人緣好的羨慕嫉妒恨,你職業一般,於是對職業好的羨慕嫉妒恨……
因為某些原因或經歷,你喜歡吃糖又或者吃辣吃酸……
因為某些原因。你……
“意識”是單純的資訊,而“心”則把這些資訊染上色彩。
又或者說,“意識”是一個房子,每個人都有一棟這樣的房子,只不過房子大小各有不同而已,經歷多的人房子大,經歷少的人房子小。
而“心”,就是這所房子的門窗。
然後一個人的活動,就是透過這些門窗,讓“意識”與外界發生交流。(前世的所謂催眠問話,就是繞過門窗的篩選與限制,直接與整體的意識進行對話。)
就以方天自身來說,來到此世,接收那位“小石頭”身體的時候,其本身意識已經消散得差不多了,但就算一點都沒消散,方天的行事,也會與他不一樣。
除了自身帶著意識之外,還因為,方天的“門窗”,開得與那個“小石頭”不一樣。
前世有一個詞語叫做“洗心革面”,站在修者的角度來看這個詞語,非常之意味深長。——那個人,他的“意識”沒有變化,或變化不大,但他意識的出入門戶也就是“心”變了,然後整個人就和以前大相徑庭。
這樣的情況很尋常,基本上在所有人身上都有發生過並繼續發生著,比如幼年或少年時沉迷於某些東西,而後來,東西雖然還是那些東西,但人,再也無法進入當時的那種專注、保有當時的那種熱情了。
又或者反過來,一直浮躁著,但慢慢地或突然地,就沉潛了下來……
這就是意識不變(其實也有變,但佔次要位置),而心大變。
方天的這一次晉升,情況和此恰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