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傷我一發,我必滅其所有。人若損我一親,我必亡其上下。
看著信中這般所述,方天一陣默然。
這就是沙迦及這個世界其他的許多修者對於某些事情的態度麼?
前世,是一個有著法律的世界,而關於法律到底是什麼,向來眾說紛紜。若想深入瞭解其中究竟,必須先知道法律是由誰制定的,制定的目的是什麼。
而就這兩個看起來似乎再簡單不過的問題,卻牽涉著根本。
方天很難忘記前世在某個場合聽到的一句話:“法律?呵呵……法律就是個豬圈。”這句話,方天當時聽來是震撼,現在回想起來,則是意味深長。
意味深長到哪怕是走過了法師的歷程,攀上了一個前世連想都未能想到的高度,再看這個問題,方天也依然是一片模糊。
與之迥然不同的是,這個世界沒有法律。
也因此,這個世界的好多方面都呈現出了與前世截然不同的風貌,比如從上到下的各個階層之間的分離與互動,比如沙迦此時在信中所說的,“人若傷我一發,我必滅其所有”。
帶著淡淡思索,也知道這個問題在短時間內根本就不可能有答案,方天讓目光繼續向下。
在開篇直入正題,極精簡地陳述了方天去信時所詢的問題之後,沙迦筆鋒一轉,化身成了嘮叨王或者說是廢話王。
或許是這位城令君發現在城池中實在找不到立身的位置,或許是以前在紅石鎮時有個好談友可以天天傾談回到巨巖城後一時間寂寞難耐,又或許是在修行方面有著巨大的壓力,總之這位閣下嘮嘮叨叨兼廢話連篇地向方天彙報著其日常歷程——幾乎是日記了——
和法師A交流,覺其淺薄,棄。
和法師B傾談,覺其鄙吝,棄。
和法師C交流加傾談,覺其淺薄兼鄙吝,棄。
對法師不再抱指望。主動對話大法師。與大法師前輩A交流,對方平易近人,說帝都,說帝都之大人。說炎黃城,說炎黃城某小子,卻惟獨不說修行。與大法師前輩B傾談,對方高深莫測,言久仰其師。言沙迦童鞋也是天縱其才,未來之成就不可限量,卻同樣不談修行……
說著這些的時候,沙迦的字裡行間,充滿著怨念,如同怨婦,就好像離開了方天,全天下再沒有一人可以對話一樣……
好在這位閣下還沒把自己的老師忘掉。
但在說到老師的時候,這位城令君筆鋒又是一轉,轉為對方天的羨慕嫉妒恨了。原因也很簡單,遠在帝都的某大人向巨巖城傳信兩封,一封是給城令君自己的,一封是讓城令君轉交炎黃城小友的。
城令君開啟恩師給自己的那封信一看,卻發現信中只有短短數語,總結起來不外乎是沙迦吾徒,聞你已登高法,幹得好!另外,為師有些修行之事,欲與方天小友探討。交你轉達。
然後城令君就看向那封讓他轉達的信,不知其中內容,只看那厚厚的一大包,這位城令君就立馬嫉妒得眼都紅了……
看著沙迦在信中肆意地表露著其羨慕嫉妒恨。方天哈哈大笑。
沙迦的信也就是在這裡走向結尾,把這封信收起的時候,方天同樣對另一大疊厚厚的信生起了興趣,不,或許不能說是興趣,而是鄭重。
為了這份鄭重。方天不止收斂了笑意,更定心凝神,識海中心的璀璨光點黯淡又明亮,數個交替後,方天的整個身心已是臻至當前可能達至的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