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嘛,又是老店,這就意味著積累。
而積累,也就意味著素質,意味著,“你值得購買!”
但是,認真地說,所謂“積累”。實在是一個非常非常內涵的詞。
方天前世時,某段時間,網上有個說法,說某某家族很可能已經在暗中控制著地球上一小半的世界了。其理由是,他們很早就發家了,而且一直經營得不錯,按可靠推測,其資產規模早已超過多少多少萬億……
開始的時候方天很是被唬了一跳的。
後來才明白,這純粹扯淡。
在他前世的那個時代。在絕大多數普通人的概念中,一個人的資產,就是擁有多少多少“錢”,具體地說,就是紙幣,或者說在銀行裡擁有等同於多少紙幣的數字。
但事實上,紙幣這東西,在普通人那裡是“幣”,而到了一定層次後,就只是“紙”。
當“幣”成為“紙”的時候,資產,必須與實物掛鉤。
不然,就只是虛擬的,毫無意義。
在那個世界的那個時代,絕大多數普通人就是因為只有虛擬貨幣,無法與實物資源掛鉤,才苦逼著一直都要被剪羊毛。他們就像在跑步機上跑步,以為自己在不停地跑,但其實從來就沒有前進過。
其努力和拼博,其節省和積累,所造成的本應該有的“前進”,或十之二三,或十之五六,或十之七八九,更或十之十一二三,被“跑步機”給吞掉了。
於是只好更加拼命更加不停地跑,只求落一個“不退步”。
在方天所在的那個國度,八十年代,有一個名詞,叫“萬元戶”。
相信在那個時候,許多純潔天真善良的人一定認為,家裡要是有個一萬元,肯定就一輩子都吃喝不愁了,而且還是富翁生活。——幾十年後的人都知道,這絕對是笑話。
就像二十一世紀初如果有人認為有個五百萬就能舒服一輩子了,然後在二十一世紀中末的人看來,這可能同樣是一個笑話,天大的笑話。
笑話在哪裡呢?
就是因為,一萬也罷,五百萬也罷,都不過只是紙幣。
紙幣,若不能化為實物資源,那就只是風中柳絮,它高的時候可以有十幾層樓那麼高,它低的時候……可以一直低到垃圾堆裡,然後等同於垃圾。
實物資源的主體掌控者,正是利用這一點,把其下絕大多數的民眾,玩弄於股掌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