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時候,來到井中,方天的意識之中,所思所念不會再是修行,而是修行之外的東西。
不過其實這也是修行,是方天在領悟了“陰陽之道”之後,特意為自己劃出來的。不修行的時間。——換言之,這是在最新修行理論指導下的不修行。
或者說,是以不修行的方式,來修行。
這種狀態下。許多一直存在於意識之中,卻被修行之念這個“主流”摒棄在外的東西,就會如春來之草,一點一點地滋生出來。
感受這些意識,體會這些心念,既關修行。也是一種不錯的體驗和放鬆。
是以,在方天坐下後,幾乎立時地,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便又浮上了心頭。
一路走來,直至走到現在的這個高度,外部因素不說,只說內部的因素,這具小身體前主人的傳承幫了大忙,前世的文明幫了大忙,還有這一年中,見識、交流的眾多魔法師幫了大忙。
這三個因素,缺一不可。
魔法學徒階段一到九級的修煉傳承,是起步,也是根本。
如果沒有這個東西,連修煉之門都無法進入,那後面的一切,自然也就無從談起。所以客觀地說,方天欠這具小身體的,欠得很多很多,還不清,只能承擔一輩子。
前世的文明,是方天在修行過程中,為他提供一次又一次助力的巨大資源寶庫。
若沒有這個寶庫,那方天現在,大抵可能還依然在魔法學徒的階段徘徊,更甚至還只是個四五級的小魔法學徒也說不定。所以再客觀地說,方天欠前世的文明很多很多,同樣還不清,也沒得還,只能懷念一輩子。
而和眾多魔法師的交流……
這其中,尤其是“織網計劃”的推行,直到現在,方天也可以說,這是他來到這個世界後,所推行的最重要的一個計劃,而這個計劃,也成功了。
直接把他推入了法師。
雖然在交流過程中是雙方各有所得,而且單就每一個人來說,是對方所得,要遠遠大於他的所得,但在整件事上,方天承了這個世界眾多魔法師的情,這個情分,方天是認的。
之前的講法,算是一次總的回饋。
而讓帕特著人將其中的一些人邀請過來,那就是方天看好那些人,而著意的提攜了。
安迪埃裡克法爾斯坦等人都是這麼來的,但還有一些人,方天之前同樣非常看過,卻無力給予助力,而現在,這卻是輕而易舉之事了,甚至都不需他親自出手。
將這件事也了卻,於人情方面,方天基本就算是沒有什麼牽纏了。
而當下,方天就在井中想著那些人,想著那一次次的交談。
雖然時間已經過去很長了,但當方天想及這些的時候,卻仍然如同發生在昨天,其中的每一句對話,每一個細節,甚至每一個表情與神態,都清晰如縷。
以今日的層次與見識,再回味著當時情形,自己的表現,對話者的表現,其種種優劣,時讓方天不自禁於心中油然而生一笑,又或悠然凝思,恰如淺酌一罈窖藏地下多年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