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拉回到半山坪。
晉升為高法的方天無喜無悲。
這雖然又是一次相當關鍵甚至是極為關鍵的提升,但其實早在預料之中。他人看來或許太過快捷,但於方天自己而言,這一切,不過是水到渠成。
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
這是前世被稱為“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為自己書齋所題的對聯,而魔法師修行的法師階段,在方天看來,其核心要義正是“刪繁就簡”。
雖說是“刪繁”,但其實顧名思義,就是首先要有繁可刪。
這繁,就是本末並舉、包羅萬有,也是方天曾經對安迪等人說過的敬佩埃裡克的見多識廣,更是方天自己前一階段的意識修煉。
走南闖北,跋山涉水,見識種種不同的風土人情與世事萬狀,於修行者而言,不是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博識者或博學傢什麼的,而僅僅只是——
知道何為美,何為不美。
知道何為善,何為不善。
知道何為真,何為虛偽。
知道這天地壯闊,知道那山水逶迤,知道世事的複雜流變,知道人心的平坦艱險。
知道人生之中,何者為輕,何者為重。知道人生之中,何者須惜,何者當棄。
見得多了,眼就明瞭。
眼明瞭,心就明瞭。
心若明瞭,腳下的道路也就跟著明瞭,換言之,人生也就明瞭。
修行不過是人生之一事,整個的人生若已明朗,則修行還有什麼不明朗的?縱然不知前路風景,但已絕不會走向岔路歧途。
這其中,正是經歷了一個先繁後簡的過程。
沒有繁,簡也就無從生、無以立。
孩童一塵不染或沾染甚少,心神很容易專注和空靈,如果修行起來。其進度當會很快,絕對遠超成年人。但若是一直一塵不染下去,其修行到某一個階段,必然無以為繼。
就是因為。不經繁花絢爛,哪識天地真顏?
一塵不染,在保持著純粹的同時,卻也意味著,拒絕了外界的宏偉與壯闊。而拒絕了宏偉與壯闊。便意味著,其始終走不出渺小。
是以,如果讓現在的方天來說修行,只有三句話。
一是一塵不染,二是萬塵皆染,三是離塵空寂。
一塵不染是為了起步,為了打下根基。
萬塵皆染是為了在打下根基之後,放開心懷,接納外界,俯仰天地。往從眾生,以天地萬物眾生之情之狀,來滋養己身己心,逐步擺脫渺小的格局,走向波瀾壯闊,走向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