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不能”的範圍內,順其自然,不勉強,不妄求,用前世一句小品文的話來說,也就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觀天外雲捲雲舒。”
其實,這也是陰陽。
繼領悟了“陰陽之道”之後,方天越來越多地,發現身邊處處都是陰陽。
筷子是陰陽,——你用筷子吃東西的時候,無論你怎麼大能,兩隻筷子,你都只能移動其中的一隻,然後,在一動一靜也就是一陰一陽中,完成對食物的擷取。
刀叉也是陰陽,——有刀無叉,分割食物時候,就要小心自己的手了,有叉無刀,那想必沒有幾位女士是願意吃西餐的,除非這位女士平時是喜歡抱著豬頭忘形大啃的人。——所以前世的時候,如果國家想打擊西餐業,只須釋出一條命令,說所有餐廳中一律不允許使用任何刀具,就可以了。
被分割好的西餐端上來,沒有了那種細操慢作的工序,食客也就失去了那種悠閒寫意的心情。
那樣的情況下,又有多少人還願意去吃西餐呢?
是以,以方天現在的眼光來看,前世時,西餐業在中國各城市的盛行,最大的原因,不是外物流行,也不是什麼簡潔衛生,更不是飲食本身,而是飲食的食用方式。——
說白了,那樣的一種進餐方式,迎合了許多都市居民的心情和需要。
並不簡單是什麼時髦與時尚。
人要葷素並吃,這樣身體才能健康。——其實,這也是一種陰陽。
當好多個“陰陽”被方天從飲食方面發現的時候,方天就無奈地發現,或許,他身上那個“吃客”的標籤,是永遠都摘不去了。
好在並不都是吃。
比如,書法方面的陰陽之道,就與吃是無關的。
至於前世時周星馳演的《唐伯虎點秋香》電影中,開幕之時,唐伯虎就手執毛筆,以寫書作畫的姿態,涮起了雞翅膀,那絕對是神展開,不能以常理而論。
書法,來到這個世界,直到現在,方天終於是決定把前世的這個愛好給拾起來了。
一是懷念。
二是,方天也覺得,當前階段,這或許是一個不錯的調和身心的手段。
書法,需要筆,需要紙,這兩者都需要方天來自行製作。但暫時,方天卻也還沒打算直接就上手操作。——還是先從竹簡把玩起來吧。
竹簡,是前世華夏先秦、秦以至漢三國時期的主要書寫材料。
直到魏晉以後,隨著造紙業的不斷創新和發展,竹簡,才被紙張所取代,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所以古時,以孔子為代表的那一幫書生,絕對不是後世所謂的“手無縛雞之力”那種,大多數書生,手持竹簡,是直接可以化身武者的。
李太白的“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雖然純屬吹牛b,但其實也從側面反應了這一點。——不過到了他的那個時候,其實已經早就用上紙了,這位閣下可以算是“古書生”遺響。
後來,某BOSS的“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也算是重接上古道統。當然,在此之前,那個喜歡睡棺材的怪人,也可以算入其中。
不過,總體來說,隨著紙的出現,絕大多數的書生,真的確實是漸漸向手無縛雞之力的方向轉變了。
前世時,方天如果有紙不用用竹簡,那估計十有八九會被人當成是神經病,但是這一世麼……
話說,這個世界有沒有人用竹簡呢?
這一點,方天還真不知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