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沒法破。
於是葉尼接下來就施展了同生共死大法:“安師,難道我們兩位聖域加起來,也只能當得方天小友道上一聲‘妙’?如此,弟子倒是無所謂,老師面上須是有點不大好看啊。”
葉尼這話,當然指的是方天於信中說的“得其一,說嗯,得其二,說唔,得其三,說好,得其四,說妙”,然後,“得其五,三千典卷,十萬秘藏,可供披覽之”。
其實信中的這話純是調侃,一和四沒有任何區別,有區別的只是五。
連傻子都能看出這一點來,就更別說是沙迦和兩位聖域。
“我一個半隻腳都踏進土裡的糟老頭子,講什麼面上好不好看?那是你們小年輕講的。”平和老者說道,接著,似乎是有點神往地道:“不過,還真想看看那‘三千典卷,十萬秘藏’啊,不知典是何典,藏是何藏?”
聽了平和老者這話,葉尼心中,忽然地,若有所悟。
然後,他就看向平和老者。
平和老者面無表情地和他對視,葉尼就咳了一聲,道:“安師,你確定你方才的那話,不是在提醒我?”
“提醒你?有嗎?”平和老者一臉訝然的樣子,“我提醒你什麼了?”
葉尼微微一笑,沒有說話,只是用手裡的小石子,在地上那最後一個空著的圓圈中,填上了兩個字。
見聞!
這就是葉尼補充上的最後一環。
“元素,精神力,身體,心性,見聞,”平和老者淡淡說著,“是這樣的嗎?方天小友說,這五個圓環,是環環相扣?”
說著這話,然後平和老者就用手中的樹枝。在已經被填充完畢的五個圓圈之間劃了起來。
他在為這五個圓圈連線。
第一根線,連了元素和精神力。
第二根線,連了心性和見聞。
微微頓了一下之後,便是第三根線。連了精神力和心性。
如此一來,這五者中的四者,就被連線起來了,見聞-心性-精神力-元素。
“見聞影響著心性,心性影響著精神力的凝聚和穩定。精神力則影響著對元素的感應和吸收。”平和老者喃喃說著,然後對葉尼道:“如此,則最後一個,歸於何處?”
他指的是“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