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這些句子也可以稱為是“瀑布句”或者“流水句”,它中間的氣韻是連綿的,只要開起了頭。就有讓人忍不住跟著它一氣流轉到底的衝動。
——這也正是方天前世時中國古代包括詩詞在內的一切“韻文”的特點。
這個世界當然沒有韻文這種概念,但當實物出來的時候,概念什麼的,已是有沒有都無所謂了。
對著這幾行字,修者們先是默默地看著,然後便有不少人於心中默默地誦讀,而默誦著,默讀著,漸漸地,就有那修者忍不住或者說根本就不想忍那心頭的衝動了,開口,大聲地,將那石壁上的句子,讀了出來:
南域風光,千里葉落,萬里雲飄。
看橫天遠山,一片莽莽,卡拉多河,盡是滔滔。
天地如此浩瀚,引無數修者競折腰。惜一團亂鬥,小家意氣,武技法術,妄分低高。
又是切磋,又是探討,非經百戰難稱豪。
都休罷,請試劍臺上,立馬橫刀!
起初,是一個人讀的,但是他才大聲讀了一句,到得第二句中段的時候,就有人加入了進來,然後,幾乎每下一句,中間就有人加入進來,而受此氣氛感染,到了讀得快要結束的時候,此時在場的幾百修者,竟有其中半數,都加入在其中了。
而這半數之中,又大半是武者。
武者,是什麼人?
那是一個個全都精神飽滿精力充沛的人,這麼多人合在一起的大聲讀誦,那真叫一個云為之散,樹為之振,群獸百鳥,為之驚走驚飛。
短短的幾個句子,還沒怎麼將興致舒展開呢,就這麼結尾了,眾人當然不幹了。
於是,許多人不約而同的,又一次的大聲誦讀,開始了。
之前,有不少不識字的武者正在心中著急呢,聽到有人將之讀出來,便都專心聽著。
這些句子,很好記。
而在這第二次誦讀的時候,他們便跟入了進來。多了一股生力軍的加入,於是,那聲勢較之第一遍自是更盛,而且,有著第一遍的經驗,這些句子中的輕重分節點,自是讓人找著了節奏。
於是,本來只能說是一般的句子,讓他們讀來,不論讀的人,還是聽的人,都感到那麼一種熱血賁張,意氣昂揚。
再來一句,武者,是什麼人?
那是一個個不經任何撩撥都時時衝動橫生想要當街橫刀拔劍的人。
現在,有人明明白白地告訴他們,“請試劍臺上,立馬橫刀!”
試想想吧,當前當下。是什麼樣的一個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