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算是遺憾中的一件幸事了。
和以前一樣,這種兩人間的探討對話並非只是彼此對方聽到,大院裡的魔法師,都是獲得權利旁聽的。
其實初時方天只是為了方便莫里希,當然也順帶上帕特。只是其後,大院裡的其他人,包括奧森萊恩,包括九城來賓,包括沙迦,包括塞勒四老,他們的加入旁聽便成了自然而然。
方天自不好厚此薄彼。
何況那時他才五級,說起來,還要有賴沙迦為他擋下來自鎮中各處的旁聽者呢。雖說沒有這道防線,也未必會有人偷偷旁聽著,但終究只是一個“未必”不是?而一旦有一個人聽著,那很快,其他很多很多人……
那麼一來,這種性質的對話就無法進行下去了。
卻說此時,聽得方天那個四種人的說法,塞勒在心中為之一震的同時,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老大以及帝都那位大人。
他們,是哪一種人呢?
王霸?不是。不論是老大還是帝都那位大人,可都不是“己成而不欲人成”那種。
那麼,聖賢?
也不大像。他們卻同樣不是“己成而欲人成”那種。
想著這些,塞勒一時間有點茫然。其後不久,卻也終是慢慢理出了頭緒。
不論是老大,還是帝都那位大人,都只是一心為著“己成”的吧,至於其他人的成與不成,並不在他們眼中。他人的成,與他們無關。他人的不成,同樣也與他們無人。
他人成了,他們不會感到高興,當然也不會感到不高興。反之,他人不成,也同樣如此。
這麼說來,他們就不在小友所說的這個四種人的圈子裡。
那麼,小友所說的這個,是什麼樣的圈子?
而老大他們所在的,又是什麼樣的圈子?
想著這樣的一個問題,塞勒慢慢地陷入了長久的沉思。
另一邊,大院內,同為旁聽者的莫里希,想的卻是很簡單。殿下之所思所行,便是他的“經世”吧。如此,則我莫里希,此生縱不能為聖賢,亦當為一善者。
卡魯之後,方天稍作冥想小半個魔法時,之後,便是另一場對話。
這是每個夜晚談話的固定程式,到了現在,人員的安排什麼的早已不用方天自己考慮了。
不過視談話的物件及對話內容,每一次對話的時間都有長有短。——這是必然的,其中道理自不必說。
這一夜,六場談話過後,夜幕退去,清晨到來。當然,這也便意味著,又一次集中的對話,到此收歇了。
而當早飯之後,正當方天尋思著這一天該做些什麼的時候,被他委派一直監管著紅石鎮內外治安以防止暴亂的安迪、法爾斯坦等八位魔法師聯袂來訪。
看這陣勢,方天便知道,應是有什麼變故,發生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