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我們說到,島上發生變動,出現了一條通向天空的階梯,而龍傲天,開始踏著階梯,走了上去。”
這一刻,萬眾期待,萬眾屏息。
“龍傲天本來以為,在這個階梯中,會發生著什麼,但是沒有。像走著最普通最尋常的階梯一樣,一級、兩級、十級,直到第八十一級,石階已盡。當龍傲天再次舉步的時候,發現已經沒有石階可以再走,而一個恍惚間,他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院落之中。”
方天說到這裡,微微一頓。
這是這麼多次講述下來,方天不期然地學會的講述時的必要節奏。
這種停頓,一是讓聽者展開想象,或是有個緩衝的空間,二則是讓他自己歇口氣。想要平心靜氣緩慢從容地將一回的故事說完,這種緩歇,是一種必須。
而理所當然的,這一個小小的停歇之間,在聽者中各種各樣的猜測便開始了。
(“什麼樣的院落?還是像卡巴斯基遇到的那樣嗎?”有人這麼猜測,當然,是比較低聲地對身邊的人說道。)
(“一個超級武者曾經在這裡練過武的院落?”有人發揮著超級的想象,這必然是個武者。)
(“一個大魔法師冥想過的院落?”當然也有魔法師這麼想。)
類似這般的話語,層出不止。
數以萬計的人群中,至少數百種的猜測同時誕生。
但很可能,他們的猜測全都沒有中的。
來自前世那個光怪陸離的世界,見識過很多莫名其妙的東西,方天最知道這時,龍傲天之所遇最好儘量平凡,越是平凡,才越是顯得不凡。越是平凡的情況下,出現了不平凡的東西,才越給人格外的衝擊。
就像天上下雨不算什麼稀奇,下的雨裡有魚也不算什麼稀奇,下的魚中有長著兩隻嘴巴四隻眼睛什麼的,那才算稀奇。
“這是一個很平常的院落,平常到,龍傲天以為回到了家裡,看到了自己家裡的院落。這個時候,龍傲天甚至都在想,某個房間中會不會有扇門突然開啟,然後父親從裡面走出來?”
“但是沒有,整個院落靜悄悄的,沒有聲音,沒有人跡。”
“龍傲天就仔細打量這個院落。其實也根本不用怎麼打量,這個小小的院落,很是簡單,從左到右,一共三個房子,佇立在那裡。”
方天說到這裡,又是一停。
於是各種各樣的猜測,自然又是展開,不過這時,大抵都是那三個房子中會有什麼的之類,有人猜是武者秘錄,當然也有人猜是法師秘錄,這是為數最多的猜測。
而這一次,他們的猜測基本靠邊了。
其實大體框架也就在這裡,不可能偏離到哪裡去。方天總不能講龍傲天進了房子,結果發現桌子上放著一籃西紅柿。
當然這樣講也不是不行,但是接下去還是要歸到那個該有的框架中去,不外乎就是吃了一個西紅柿,感悟到一個什麼東西之類的……
“龍傲天先是走到了左邊的房子面前。房門緊閉。於是龍傲天就試探著輕輕推去,但是沒有推開。退開幾步,仔細打量一番,龍傲天再次上前,這次,他小心地,加了幾分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