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現時可採的松間三物。
和大名鼎鼎的沉香樹一樣,松樹也是一種油性樹木。在其生長過程中,時常會有一些名為松脂的油性分泌物從其樹幹、樹節、樹枝中滲出,而這些滲出物附著在樹身上,天長日久,逐漸揮發和風化,就形成了一種黃褐色的固體沉積物,這就是松香。
方天採集松香,暫時考慮的是三種用途,一是做蚊香,二是做肥皂,三是用來處理豬蹄。
松香從樹上採,松蘑則是從地上採。
被厚厚的松針落葉覆蓋著的鬆散腐積土中,常常會有松蘑的產生。這東西是不折不扣的松林恩物,在美味食用菌中,具有相當獨特的地位,“聚集松樹精氣而生”,遠非其它一些雜菌可比。
其實前世時方天一開始知道這玩意兒的時候,這東西才賣幾毛錢一斤,爛大街的還沒人買,是不折不扣的賤物。
但是當他成長為一名光榮的美食愛好者的時候,就杯具了。昔時的賤物,價格見風就漲,就像那幅對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中的用字一樣,松蘑的價格,一路長長長長長,漸至長到了一百塊一斤,還買不到好貨。
看那發展勢頭,再過些年,賣到一千塊一斤,也是大可以想象的事。
不過到那個時候,真正的美味級別的野松蘑,估計也不多了。畢竟就算是再好的東西,又哪裡能承受得了人人採,年年採?過度的採摘,必然帶來原生生態的摧折和毀壞,那是必然之事。
其時,所謂的野生蘑,和人工蘑,大概也沒什麼差別了。
茯苓則是產於地下松根處的野生菌,比松蘑更直接地“秉老松精氣而生”,在華夏傳統的養生體系中,很受重視。古代一些傳統的入山求仙修仙類的小品或者說,往往會提到其中人物,“食松子,食茯苓,食黃精”,然後天長日久,“身強體健,神圓氣足”,於是接著便理所當然地“仙法大成,舉形飛昇”。
這當然是不折不扣的誇張。
但是不誇張地說,茯苓,尤其是老茯苓,確實是一種能全面提升身體素質的滋補類食品。
而如果用廣告術語來說,便是,此物能“抗癌症,抗衰老,抗感冒,抗風溼,抗小兒麻痺,抗老年痴呆,抗小兒夜啼,抗老年驚風,抗中年禿頂,抗半身不遂,抗胃潰瘍,抗肝硬化,抗肩周炎,抗心臟病,抗腰腿痠痛,抗月經不調,抗失眠多夢,抗形容枯槁……(此處省略一萬字)……”
正是,一味茯苓握在手,從小到老身不憂。
親,看到這裡,你還不心動嗎?心動不如行動,有意者快撥打電話吧,000-999-123456789,秒速連通方天熱線……
包郵哦!
……
且說得了方天的吩咐並示範之後,小傢伙們風風火火地行動了起來。
小伯格小迪克等人負責採摘松香和挖掘茯苓,小loli小艾薇小西婭小琪琪等人則負責找尋松蘑,哦,還要再加上兩位少女,卡琳和南海十三是也。
很快地,便陸陸續續有著收穫前來上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