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劍若成,何愁無鞘?』
『然則為師一生,尤其自晉入法師之後,每有思有悟。為師此生只得你一弟子,常念若不能將我之思悟,傳述與你,不論於為師而言,還是於你而言,都誠為一憾事。
不能當時傳,又能如何傳?
為師思之再三,是故留信一封,囑你封存。
若你平坦順暢,一路衝進法師,此信自當永久埋沒,與塵泥同處。若你跌跌絆絆,然亦於四五十年內晉入法師,此信也當同樣不見光日。你若終身不閱此信,為師只有高興,而絕無半點遺憾也。
因為為師之信,於你而言,已是多餘,何必再看?你若有心,只是對著包裹,也是可也。
但是現在,你看了這信。
希巖我徒,不論此時你是處於何等之境況,為師與你言,且放寬心!
不論你是皺著眉頭,還是放下心懷,該走的路,一樣要走。既然如此,身為修煉中人,畢生數十年光陰,所修何在?所煉何在?
希巖我徒,我想讓你知道,為師對你之要求,不在法師,也不在更高。而是首先,你當銘記,你是一個修煉之人。修煉之人,就當在修煉之路上行走,可以錯過,絕不後悔,可以失敗,絕不皺眉。
這是風骨,這也是勇氣,這是堅持,這更是意志。
一個修煉者的意志。
若無此意志,何必踏入此門?就算踏入此門,又何必盡向絕高處登攀?便是一級、二級、三級之學徒,亦足以保證,於塵世之中,衣食豐足,自得其樂。
何棄樂而取苦?
希巖我徒,閱至此處,你且告為師:不論過往,只論現在,現在,你可有一個修煉者的意志?
若有,好,且往下看。
若無,且斷頂發,以代頭顱。即刻放下此信,跪於當地!
三日後,再復起身閱信。』
看到這裡,老者默默地放下信,再一次收好,然後撲通一聲,跪下地來,隨之,一頭灰白之發,盡皆斷裂於地,其中更有點點血跡。老者眼中,隱泛淚跡,既為老師之懷護殷切,也為自身之迷途輾轉。
三十年得意,原來只是迷途。樂非樂,苦非苦,到得頭來見清楚。
第一日,老者思慮輾轉,畢生之事,一一回現於眼前。其神情神態,亦隨著回憶內容的不同,而或轉或變,有悲有喜,有樂有哀。
第二日,心中千事過,已無一在懷。老者只是將老師信中所述,一遍一遍地在腦海中重放。
第三日,老者但覺一股昂然,從心中泛起。
可以錯過,絕不後悔。可以失敗,絕不皺眉。修者,就算已瀕於窮途末路,依然是修者。
認清修者的面目。豎起修者的意志,老者身上氣質,悄然發生變化,那是一種難以言述的變化。就在這種變化中,老者站起身來。也不坐下,就那麼身如直箭地站在當地,再一次開啟了老師的信:
『希巖我徒,欲傳者,為師已傳,欲述者,為師已述。下面部分,其實已是多餘,你且聊作一觀吧。
數千年來,再無能之法師。也能教出些許九級之學徒。然則,再大能之法師,也不敢言可以教出另一法師。
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