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被劃為皇莊的黑土地建設成農場,第一批倭人青壯成了農奴。
有了人力,遼北也有了勃勃生機。
肥沃的黑土地被開墾出來。
在這個時代,遼北土地上的資源幾乎是無限的,有力的支撐了遼東、遼西的崛起。
商人總是最先嗅到機會的。
河東、河北、中原的商人紛紛向北,做起了木材、藥材、毛皮、牲畜生意。
間接的也帶動了河北與河東的發展。
金融改革的紅利逐漸展現出來,民間成立大量商會,商貿空前活躍。
從北平府向東至營州遼陽府、龍泉府、勃利州,向北至大定府、儀坤州、臨潢府,兩條商路,宛如兩條血管,將三遼之地的資源源源不斷送往內地。
會寧州宣慰司高家,在河北廣有人望。
高思繼回媯州振臂一呼,被裁汰的牙兵牙將像找到了親爹一樣,河北道粗略統計,約有七千戶隨高思繼遠赴會寧州。
幾乎掏空了媯州一半的人口。
河北道一些受不了唐軍約束,也不願安生過日子的強人,提了半輩子的刀劍,除了砍人,根本就不會別的,也紛紛投附高家,去遼北殺人放火。
會寧州在遼北拔地而起。
立軍八千七百人,高家四將有三將在,戰力強大。
屢屢橫掃北室韋、烏古、生女真部落,搶奪牛羊和女人。
表現出來的進攻和擴張慾望比郭崇韜還要強烈。
遼西道、遼東道布政使紛紛上書朝廷,參奏高家,長此以往,恐遼北復河朔三鎮牙兵之故態。
不過好處也不是沒有。
大興安嶺南北的部落為高家聲勢所懾,一個個老老實實的到臨潢府報到,主動歸化,尋求李嗣源的保護,以避免被高家掃蕩。
高思繼的確能打,向來受河北人推崇,時人私下評斷與飛虎將李存孝不相上下。
其創立的高家槍、四季拳也影響至後世。
既然李存孝死了,民間傳言高思繼為大唐第一好漢。
彈劾的奏章飛入長安。
李曄也感覺當初把高家冊封在會寧府有些莽撞了。
高家的發展超過了李曄當初的預料,而生女真也並不是想象當中那麼生猛。
還處在未開化的野蠻狀態,分散於白山黑水間。
力量實在是薄弱。
即便沒有大唐的外部威脅,其內部也是互相殘殺。